浙江共富观察:民族乡村如何唱响振兴乐章?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6 06:02:29

  中新网丽水6月25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下垟畲族村虽然坐落在大山之中,但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别看这处小院普普通通,早在1938年,这里就建立了云和县第一个畲族党支部……”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志愿者张勇开展起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一批游客围绕在他的身旁,仔细聆听。

  1964年夏天,云和县选送的山歌《幸福路》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代表作品,成功入选当年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演出名单,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近年来,云和县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以山歌《幸福路》为灵感起点,成功塑造了“畲耀幸福路”这一基层统战品牌。

  该县将原先散落在各民族乡村的历史遗迹重新整理修复,串成彰显民族特色文化魅力、引领民族共同富裕的亮丽风景线。

  譬如,当地发挥下垟畲族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打造了“中共云和县最早畲族党支部”等一批兼具民族风情与红色底蕴的项目。2023年,仅该项目就接待了各类研学团队180余批次,累计达3000余人。

  唱好新时代的《幸福路》,重点在发挥民族特色。在云和县委统战部和云和县民促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该县各民族乡村积极挖掘特色民俗,展示多彩文化魅力。

  如今,下垟畲族村的山歌体验馆和民族服饰展示馆已基本完工,即将向游客提供系列特色民俗文旅体验;云和安溪畲族乡、雾溪畲族乡围绕民族节庆和习俗打造特色品牌,畲族“三 礼”表演等吸引大量游客。

  据统计,今年畲族“三月三”活动期间,云和安溪、雾溪等地举办多场畲族民俗表演,共吸引游客1.2万人,带动文旅消费近百万元。

  “大家坐落唱山歌,山歌越唱越动听;唱起畲山前程好,建设山区更有劲……”一首《幸福路》,不仅唱出了当年畲族村的幸福时光,也唱响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发展态势——云和因地制宜鼓励各民族乡村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将好风景转化为好“钱”景。

  近年来,云和县紧扣发展重点,打造云和梯田乡村特色产业带,依托云和梯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辐射效应,助推景区民族村共同富裕;创新推出“红+绿+畲”主题旅游线路,加大民族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力度,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商等产业。

  眼下,位于云和梯田乡村特色产业带的下垟、崇头、南山、岩下4个畲族村,共有民宿等新兴业态50余家,6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南京1月4日电 (记者 杨颜慈)进入新的一年,万象更新,中国长三角多地也“热”闹了起来。1月4日起,沪苏浙皖的日最低及最高气温“携手登高”,并将在本周末升至暖若初夏的20℃。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优势。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开通5G基站228万个,千兆光网具备覆盖5亿户家庭的能力。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日趋凸显。

  “我们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类整体进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动荡的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共赢发展,做全球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同各国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从双边会晤到多边舞台,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

  对于有市民囤积药物的情况,东大街上东大街段杏林大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蒙脱石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人服用之后可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部署,各地医疗机构统筹医疗资源,通过多种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快收快治,守护人民健康。

  泛消费标的获看好

林兰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