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裙爆火成“龙年战袍” 这个地方一年就卖了3亿元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22 16:38:00

  马面裙成“龙年战袍” 曹县一年卖了3亿元

  近年来,随着“新中式”穿搭的流行和时尚圈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马面裙逐渐成为时尚界的宠儿。多个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汉服的搜索量暴涨,其中,马面裙成为汉服品类下热度最高的单品,不少热销单品的销售额超过百万元。作为我国汉服生产销售基地之一的山东曹县,2023年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销售额已超3亿元。

  记者 张琪 见习记者 郭辰昊

  企业春节不打烊

  这个龙年春节,对很多马面裙生产企业来说,是忙碌的。“过年这几天都没有休息。”浙江海宁明基布艺总经理张明强告诉记者,因为研究了新产品宋锦马面裙,从大年初四开始,客户便陆续到他的工厂里看样品。

  “传统马面裙的制作,运用的是提花织金缎,而新产品运用了宋锦。”用张明强的话来说,新产品是对马面裙行业的“颠覆”。

  宋锦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之一,素有“锦绣之冠”及“寸尺寸金”的美誉。运用了宋锦的新产品,不管是制作工艺还是花色,与传统马面裙相比,都略胜一筹。

  “原来的马面裙是以黑色、红色为主,现在主推的春季款是浅色系,还将原来上轻下重的面料改为高精高密的宋锦面料。”张明强说,“新产品虽然还没有正式推出,但已有客户预订了两三千条。”

  新产品的火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产能跟不上,人员不够用,成为张明强的“新烦恼”。扩大产能,成为他春节过后的首要任务。“购置设备、招聘员工都在积极进行。”张明强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产能提升3倍,满足订单需求。

  “今年春节销售一直没停。”主要以电商销售为主的山东曹县洛如嫣原创汉服公司,春节期间迎来线下销售高峰。

  公司创始人李字雷告诉记者,春节原计划放假,线上销售暂停,没想到每天到店里选购马面裙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我们安排了部分工人轮流值班,一个春节假期下来,平均日销量400件左右。”

  这样的销量,在李字雷看来,十分可观。

  夺回“话语权”

  国产马面裙崛起

  马面裙是何时再度受到青睐的?在张明强看来,这不得不提到2022年的“迪奥事件”。

  2022年7月,国际著名时尚品牌迪奥发布了一款售价2.9万元人民币的中长半身裙。有中国网友发现,这款裙子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几乎一模一样,但其被称为一款“采用标志性Dior廓形”的“全新”时尚单品,这一事件很快引发热议。

  传统文化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随后,国产马面裙阵营迅速崛起,市场被盘活。

  看到新商机后,有着八年服饰经营经验的张明强和爱人,决定尝试一把,他们拿出部分资源,用于马面裙的生产。

  张明强的公司——海宁明基布艺坐落在中国家纺名镇——许村,这里以生产窗帘墙布等纺织品为主,在制作马面裙方面,有着一定的工艺基础。

  “我们是2023年初申请的商标,7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张明强说,马面裙的热度犹如阵阵海浪,每逢节假日或旅游旺季,马面裙的销量就会随之增加,“我们作为成品的供应链,以批发为主,主要销往杭州、广州、深圳 、成都等城

  春节前,张明强公司的马面裙总销量已达十几万件。马面裙的生产份额,在他的公司布局中,已占据一半以上。

  对于曹县的李字雷来说,2023年也是丰收的一年。

  李字雷最初从事直播销售,帮助商家销售汉服。时常遇到供货不足的情况后,他决定自己生产。汉服的款式众多,当看到马面裙的可复制性、可操作性更占优势后,李字雷心动了。

  “2023年初正式投产,平均每天走量2000多件。”李字雷介绍,日常销售以电商直播供应、线下体验馆批发以及零售为主,其中电商销售占较大比例。

  如今在曹县,马面裙的生产供不应求。据了解,2023年,曹县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销售额,已经超过3亿元。

  此外,马面裙也逐步走向海外。李字雷告诉记者,陆续已有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顾客上门咨询。良好的发展态势,让许多厂商对马面裙市场持乐观态度。在张明强看来,未来三到五年,马面裙的热度会越来越高,市场会更加活跃。

  马面裙受追捧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汉族女子的主要裙式之一,马面裙绵延至今,备受汉服爱好者青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马面裙?对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咨询了故宫博物院博士后温少华。

  “马面裙,是明清时期女子着装最典型的裙式,由裙门(马面)、褶裥、裙腰、裙襽等元素组成。”温少华介绍,马面裙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发端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是兼具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物质文明。

  马面裙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平面裁剪法,面料的充分利用,以及化繁为简的制作工艺,都展现了我国古代“节物”“惜用”“慎术”的造物智慧;宽博、对称、中正、平直的结构,体现了古人立身处世的追求;而马面与褶裥的组合,彰显的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东方美。

  跨越千年,如今马面裙依然受追捧,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迪奥事件发生后,更是激起了国人对中华传统服饰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温少华表示。

  马面裙的风靡,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面料供应商到设计师、生产商,再到销售商,汉服产业链蓬勃发展。同时,马面裙的流行也促进了文化旅游、非遗传承等领域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春运送祝福》有奖互动环节,列车员现场将她们书写的福字、对联赠与旅客,送出美好祝福。乘务人员与旅客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异常热烈。他们为小旅客发放新年吉祥兔玩偶、中国结等礼品,和旅客齐唱《歌唱祖国》,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时任万宝新区管委会主任 向乾勇:不实现领导的意图,又担心领导给你穿小鞋,实现了领导的意图,担心万一要是出事怎么办?自己觉得还是要守住底线,不管怎么样,你打招呼也好,不打招呼也好,我们还是按规矩来。

  北京“双减”工作专班还提示家长和学生要警惕违规竞赛套路。北京“双减”工作专班监测发现,一些违规竞赛存在3个常用套路:套路一:对外不敢叫竞赛,名目马甲常更新。竞赛多以“俱乐部活动”“线上线下研学活动”“科普活动”甚至字母代号暗语等马甲进行包装,通过机构网站、自媒体、家长微信群等渠道传播,宣称自身为某杯赛的延伸、获奖学生能直升名校,并以话术诱导裹挟家长报名。套路二:通过第三方报名,暗示交钱保获奖。竞赛没有正常报名渠道,通过第三方机构代报名,家长从公开途径难以查证所谓主办方信息,第三方机构在代报名的同时也组织各类辅导、冲刺刷题班。更有第三方机构暗示可以保获奖,诱导家长花钱买奖,而这些获奖证书为主办方自制,证书本身无含金量。套路三:设多轮比赛,报名费逐级上涨。竞赛不断设置初赛、复赛、大师赛等晋级模式,让人眼花缭乱。报名收费水涨船高,以高收费来示竞赛级别。有的还通过“端午活动”“暑期研学”“冬令营”等方式,高频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诱导学生反复参加。

  (二)密切<strong>关注自身健康状况</strong>,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报告单位,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有发热等症状或感染后不满7天的,不建议上岗。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1月7日在北京发布了《加快数字金融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当前工业互联网正向数字金融服务提出多元化全新需求,建议逐步打造二者融合发展生态系统。

  ——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

蔡孟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