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线上线下同步、超千万岗位…… 各地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助力就业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2 13:32:03

  央视网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

  活动期间聚焦产业发展前沿领域,开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行业性专场招聘活动。在中国公共招聘网、中国国家人才网、就业在线和各地公共招聘网络平台开设“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专区。

  6月7日至16日,“百日千万专项招聘行动”首周推出互联网、医药卫生、金融、能源制造等4个线上招聘专场,共有2.6万家用人单位提供25.9万个岗位。

  各地开展招聘活动 岗位面向多层次人才

  这几天,“百日千万招聘行动”已经在各地陆续展开,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兼顾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同时增加了技术型人才的比例。

  在江西南昌的招聘活动上,近500家企事业单位带来98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记者注意到,这次招聘会在岗位需求方面增加了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比例,更加突出实用性。

  在贵州遵义,“百日千万行动”专场就业与实习双选会提供的岗位涉及医护类、药学类、体育类、信息技术类以及通用职能类等多个领域。据了解,此次双选会除了线下的3000个岗位外,在线上直播带岗的还有75家用人单位,提供1700余个就业岗位。

  “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仔细一想: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它只是一张纸。”黄令仪心中始终不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薛姝等在2021年发表的《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9.4%。相应地,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项目的压力逐年增加。

  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研管理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国家三令五申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要“破五唯”,尤其不要“唯帽子”,但问题是到了基层,无论对科研人员还是研究机构,都是凭“帽子”发钱,不可能不重视,甚至研究机构为维持自身更好运营,也会鼓励研究员多申请各类人才、科研项目,单位内部的排名或奖惩也都和项目直接挂钩。

  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国外顶尖机构是怎么做的?2019年,中科院组织了一个考察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世界知名基础研究机构,总结他国经验,探索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研究科研组织模式,庄辞参加了这一项目。

  申军良从来不会和儿子聊起寻亲的事情,但在申聪的视频里,他拍下了爸爸车上的寻亲启事,还呼吁网友们多多关注转发。在申军良看来,这些或许是申聪表达自己爱的另一种方式。

  前前后后找了一圈,工作还是没着落。申军良干起了代驾,后来转为网约车,整日奔波在济南的街头巷尾。晓莉则做起了直播,但收入也没有多少——她不会化妆,也不懂那些网红产品,带的货都是便宜、实惠的老牌零食、衣服等,佣金相对较低。

刘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