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金声丨同比增长1.2%,进出口增速转正传递什么信号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9 12:49:56

  港口货轮云集,码头卡车往来穿梭。“1至11月份,我们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28亿吨,同比增长5.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79.7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9%。”浙江宁波舟山港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机器轰鸣,工厂车间一片繁忙。“临近年底,我们又接到了来自中东、欧洲和南美洲等地的外贸订单,生产日程已经排到了明年三四月份。”江苏某电器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说。

  外贸是观察一国经济的重要窗口。2023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发展顶住压力,促稳提质。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实现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万亿元,同比增长1.7%,结束了连续六个月的下降态势;进口1.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贸易量实现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

  先看出口。11月份,我国出口结束了连续六个月的下降态势,外贸韧性持续显现。总体上看,中国出口规模稳、份额稳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在绿色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电组件、储能产品、智能设备等出口表现亮眼,产业转型升级态势良好。在结构转型的促进下,外贸产业逐步向中上游迈进,价值链地位稳步提升。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59.7万家,其中2020年以来持续活跃的企业进出口值占整体的近8成。前7个月,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老三样”到“新三样”,我国外贸出口产品升级趋势愈发明显,这既是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体现,也是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再看进口。2023年一、二、三季度,我国分别进口4.23万亿、4.39万亿、4.58万亿元,进口规模逐季扩大,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回稳向好、国内需求持续恢复。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将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大动能。

  2023年,伴随着我国扩大进口战略的不断深化,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在扩大进口战略推动下,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资源能源产品、关键零部件等进口数量稳步扩大,部分个性类、升级类的消费品进口增长较快。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将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20 23年,中国外贸稳中提质、展现出强大韧性,关键在于政策精准发力、企业主动作为。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各地各部门应变克难,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集中发力。相关部门出台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加工贸易、新能源汽车贸易、扩大进口等措施,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动效应,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专家表示,由于中国制造在消费品、工业品、中间品等各环节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市场优势明显,在全球货物贸易企稳、社会消费品需求回暖、库存去化之后的补库存等综合形势下,中国相关产品出口前景持续看好。随着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中国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内需市场也为扩大进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更多更广地惠及全球。

  临近年底,海外传统购物季正在外贸企业中掀起热潮。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外贸工厂内,流水线日夜不歇,工人们埋头苦干,无不折射着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稳定势头。

  <font>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font>971例,其中境外输入157例,本土814例(新疆132例,广东118例,四川72例,云南68例,福建65例,青海43例,内蒙古37例,天津35例,山东34例,河北26例,陕西24例,江苏21例,黑龙江20例,山西17例,湖北17例,宁夏17例,安徽16例,上海10例,浙江10例,重庆10例,西藏8例,甘肃4例,广西3例,河南2例,湖南2例,北京1例,辽宁1例,吉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41例(境外输入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6608例(境外输入1115例)。

  <font>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航空港区疫情防控形势,经研究,</font><font cms-style="strong-Bold"><font cms-style="strong-Bold">11月9日12时起解除全区静态管理,</font></font><font>对防控措施作出相应调整,现通告如下:</font>

  11月3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盘田村的水稻种植户李金萍收完了本季最后一批水稻。他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抗旱水稻亩产有1000多斤,比去年产量略减;普通水稻亩产在1300多斤,比去年能少200来斤。整体产量比去年减少一成多。李金萍告诉记者:“政府部门给调度了柴油机抽水浇地,还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如果没有这些措施,水稻产量可能得减四成以上。”

  <font>截至</font>11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9155例(其中重症病例3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3163例,累计死亡病例522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7544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59873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44011人。<span></span>

  截至11月8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025例,其中呼和浩特市947例、包头市7例(昆都仑区2例、青山区1例、东河区1例、九原区3例)、通辽市3例(均在科尔沁区)、赤峰市29例(红山区10例、阿鲁科尔沁旗19例)、锡林郭勒盟5例(锡林浩特市4例、阿巴嘎旗1例)、鄂尔多斯市30例(东胜区1例、达拉特旗6例、准格尔旗3例、伊金霍洛旗9例、杭锦旗11例)、巴彦淖尔市1例(在乌拉特前旗)、乌海市2例(均在海勃湾区)、阿拉善盟1例(在策克口岸)。

  2022年4月21日, 第二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广西舰(舷号32)首次在央视军事一则报道中亮相,并开展基础性训练。报道称,广西舰系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型两栖攻击舰,对提升我国两栖作战能力、完善作战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报道称,“如何使新装备加速形成作战能力,成为广西舰当前训练的重中之重。”

汪泰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