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莫斯科:浓浓的“中国年味”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0 01:05:13

  一名女子在活动现场为小朋友拍照留念。李遥远摄/光明图片

  莫斯科卡梅尔格尔斯基巷美食档口的厨师制作中国美食。李遥远摄/光明图片

  【四海同春】

  正值中国农历新春,银装素裹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被精心抹上了“红妆”。大红灯笼、“福”字和龙形装饰等中国传统元素将市中心衬得格外喜庆。“真的有些恍惚,仿佛是在国内过年一样!”一位中国留学生激动地说。

  为了 让莫斯科市民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让来自中国的游客在异国也能欢度春节,莫斯科市今年首次举办中国新年系列庆祝活动。2月9日至18日,莫斯科市民和中国游客可在卡梅尔格尔斯基巷品尝各类中国美食,在特维尔广场写春联、赏茶艺,在新阿尔巴特大街学中文、学烹饪等。

  9日晚,位于市中心的卡梅尔格尔斯基巷装饰华丽、人潮涌动。巷口摆放的巨型飞龙气球引来大批市民拍照打卡,舞龙表演锣鼓喧天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主席科兹洛夫和俄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共同按下灯光按钮,为系列庆祝活动揭幕。被点亮的古老街道瞬时化身成一条中国美食街,人们鱼贯而入,爆棚的人气和火热的锅气交织升腾,令夜晚的莫斯科充满春节氛围。

  面对眼前这番节日景象,一位慕名前来感受中国节日氛围的莫斯科市民兴奋地感叹,“中国人庆祝新年的方式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她说,这几天的电视、广播和网络都在谈论中国新年。

  距卡梅尔格尔斯基巷仅数百米的特维尔广场同样热闹非凡,来往的市民和游客或驻足观赏高挂的成片大红灯笼,或近距离端详铜钱、中国结等特色挂饰,或与家人和朋友视频连线共享这份浓浓的“中国年味”。记者注意到,市民除与龙形装饰合影外,还纷纷与大熊猫布偶合影,足见其对大熊猫的喜爱。

  旅俄大熊猫幼崽“喀秋莎”自去年出生以来一直深受俄罗斯民众喜爱。春节前,莫斯科动物园特别为“喀秋莎”准备了新年礼物——蛋糕和竹龙。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还专门在社交平台上为“喀秋莎”献上新年祝福。春节期间,莫斯科动物园专门推出了有关中国特有动物的科普讲座以及创意工作坊,让入园参观的游客在与“喀秋莎”亲密互动的同时,有机会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莫斯科市旅游委介绍称,中国游客还可通过“Russpass”杂志专栏和“Discover Moscow”网站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新年系列庆祝活动和旅游资讯。“我们希望以中国新年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中国游客对莫斯科和俄罗斯的兴趣。”科兹洛夫满怀期待地表示。

  (本报莫斯科2月13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遥远)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3/2439552419.jpg" alt="" /></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好生态是民生福祉。南京都市圈城市共抓长江大保护,协同立法保护长江江豚;启动联合河湖长制,从“分段治”“各管各”变为“全域治”“联合治”。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长江生态显著改善,观测到的长江江豚越来越多。

  江洁介绍说,气候预估本质是考察气候系统对辐射强迫的响应问题,因此传统上多关注世纪尺度的长期变化态势,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需要进一步给出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几十年平均的气候状况,这就需要考虑IPO等气候系统固有的几十年尺度的内部变率的影响。本项研究针对农业干旱预估问题,提供出一种定量估算内部变率潜在影响的方案。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1月1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在发布上,有记者提问,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且已经康复的人群是不是可以不戴口罩了呢?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继续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在以下情形,应佩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主要针对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的优质房企,重点是其中经营规模较大、覆盖区域较广,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方案只设定了优质房企条件,没有具体名单,金融机构可自主把握。

朱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