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文丛”25年推出127部作品 见证中法文化交流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3 08:31:02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午夜文丛”新书发布暨向法国大使馆赠书仪式日前举办。湖南文艺出版社向法国大使馆代表赠送了一批精选的“午夜文丛”图书,以表达对法国文学和文化的敬意以及对中法友谊的珍视。

  活动发布的新书包括罗贝尔·潘热的《帕萨卡利亚舞曲》《某人》《梦先生》、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作家生命之序言》、卡特琳娜·罗伯-格里耶的《阿兰》等7部作品。至此,“午夜文丛”已出版书种91种(含不同版本),作品127部。

  在世界文学史上,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巴黎发端的“新小说”——那些不断引起争议的作品,都出自一个名叫“午夜”的小出版社。它成立于1942年,在文学界的地位也是 因为它总是勇敢地出版那些不被人接受的作家的作品。后来的事实证明,出版社极富眼光和远见:贝克特和西蒙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部“新小说”的中文版是1979年出版的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随着现代主义文学热潮的兴起,后来又相继出版了布托、西蒙和杜拉斯的作品,中国读者也因此知道了午夜出版社。

  艺术家陈侗早年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成为美院教师后仍心系出版。1997年,在他已经策划出版了罗伯-格里耶的《重现的镜子》和年轻作家图森的三部作品之后,他和朋友鲁毅一起成立工作室,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开始了“午夜文丛”系列丛书翻译出版的合作,1999年出版了西蒙的《植物园》,至今已足足25年。

  值得一提的是,“午夜文丛”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还通过作家的到访而不断加深,这也构成了一种顺应时代的立体的外国文学出版模式。自1998年以来,先后到访过中国的“午夜”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图森、莫维尼埃和艾什诺兹。

  对谈嘉宾、翻译名家余中先认为,在中法建交六十年之际回顾“午夜文丛”二十五年的出版历程,令人感怀的不仅是作品自身,还有围绕作品形成的两国在文化交流中建立的长期、稳固的友谊。(完)

  从天津市区来到滑雪场的朱睿一家人表示,家中14岁的女儿从小热爱冰雪运动,9岁开始学习滑雪,目标就是要成为一名高山滑雪运动员。“我一直在跟随专业俱乐部训练,雪地环境能让我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刷新速度成绩也是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朱女士的女儿说道。

  此外,出自山西灵石的商代玉兔,是山西最早的兔形文物。

  新年是什么味道?饺子、年糕、腊肉……熟悉的味道总会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团聚的美好。在太行山中小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民众们看来,新年的味道,是从一道飘香的长子猪头肉开始的。

  该片在科学纪录片形态创新上做出了新的尝试。全片从生物学、医学、神经病学、心理学等不同纬度展开,采用碎片化叙事手法,在每集25分钟的篇幅中,通过6-7个段落,针对一个主题,在故事案例、实验体验、历史回溯、动画展示中交织回环,对大脑研究过程中的医生、科学家、科技手段等做全景式展现。碎片化等叙事手法同时兼顾了融媒体的传播需求,该系列将分解为百余条科普微视频向微博、抖音、公众号等多种媒体平台同步投放传播。

  广州火车站:前往成都、重庆、娄底、邵阳、南昌、郑州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等方向尚有余票。

  公开资料显示,田向利,女,汉族,1963年3月生,河北邢台人,1984年1月入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总工会主席等职。

李奕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