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孩子拍“烟卡”,不能止于“一禁了之”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4 17:09:12

  中新网北京4月9日 电(记者 袁秀月)最近,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的一张张“烟卡”,给广大家长和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

  孩子们跪坐或趴在地上,一人出一张“烟卡”,然后剪刀石头布,谁赢了就以空掌心击拍地面,烟卡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就是这样一个小游戏,最近风靡了多地校园,在小学生中尤为受欢迎。对此,很多家长担心,玩“烟卡”游戏会耽误学习,容易感染细菌,同时过早接触香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家长一怒之下,将孩子的“烟卡”通通剪掉。还有人建议,应该对“烟卡”一禁了之。最近,多所学校都发布提示,禁止“烟卡”进校园。

  处理“烟卡”难题,还需要理性看待其中的几个问题,不能止于“一禁了之”。

  一是,“烟卡”的“烟”是关键。我国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有专家认为,游戏本身没太大问题,关键是烟盒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提出,从禁烟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与此同时,“烟卡”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获得,有可能会成为商业炒作现象。网上有不少售卖“烟卡”的商家,有的月销量就超过2万,有商家还自称是烟厂直接拿盒子叠的,俨然成为一条商业链。

  二是,要尊重儿童游戏权利。其实“烟卡”并非新游戏,它曾是“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和啪叽、拍三角等有异曲同工之处。童年游戏对人的成长有深远影响,很多人成年后还会记得童年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情绪体验。有人认为,同伴之间的游戏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来说,这种体验难能可贵。

  三是,引导孩子不玩“烟卡”不能太生硬。很多儿童游戏具有自发性,大人难以理解,孩子却乐此不疲,因为在游戏中,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面对孩子玩“烟卡”,一味地顺着孩子、一味地禁止都不是最好的应对方法,前者容易助长不好的行为,后者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游戏。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为什么沉迷玩“烟卡”,是为了和小伙伴玩耍,还是体验到不同的乐趣,亦或只是跟风?每个孩子都不同,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并适时加以引导,找出适合孩子的游戏形式。

  学校和老师,也需要更有智慧的柔性处理方案。如湖南浏阳市道吾小学致家长的一封信中提出的,孩子们需要更温和方式与“烟卡”告别。储朝晖认为,学校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为中小学生户外玩耍拓展空间。

  与此同时,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平台加强监管,对线上线下向小学生售卖烟卡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共同守护孩子的成长。(完)

(虎扑)

作为卡特尔世界杯主要赞助商之一,麦当劳为世界杯专门设计了“球型”与“靴形”麦乐鸡,在麦乐送平台发售22块超值装,并以1元1块的大折扣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为英格兰打入第6粒进球

“蹦迪”也别忘了看足球

“劳塔罗有着美好的未来,但他还没有达到最佳,这是他的第一次世界杯,我告诉他要好好享受。他有着很好的职业准则,这让他能够在球场上有所作为。”

北京时间11月21日零时,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开幕,广大球迷们正迎来一场盛大的狂欢。许多人纷纷走进彩票店,参与到有奖竞猜的游戏中,为自己看好的球队加油助威。但与此同时,“赌迷”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各类赌博网站、投注APP等违法产业开始猖獗:这场“地下黑色易”,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经济利益,也为万众瞩目的世界杯蒙上了一层阴影。

张智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