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联合保荐广康生化IPO项目质量评级D级 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106.84% 上市首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大降七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1 22:30:29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称:广康生化

  代码:300804.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6月7日

  上市日期:2023年6月27日

  上市板块:创业板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IPO保荐机构:华泰联合

  保荐代表人:张新星,刘恺

  IPO承销商:华泰联合

  IPO律师: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问询轮数为3轮;发行人被要求对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进行全面整理和精炼,突出与投资者投资决策相关的重要信息,删除相关冗余信息、重复意思相同或类似的表述以及格式化信息;对于尚无明确依据支撑的推测内容,被要求更正相关表述,同时更新市场竞争数据等信息;被要求对照相关规则,说明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情形;首轮问询回复未披露中介机构对安达市圣杰精细化工的核查情况。

  (2)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共受到2项行政处罚。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广康生化的上市周期是750天,高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不属于,不扣分

  (6)发行费用及发行费用率

  广康生化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6582.60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8.38%,高于整体平均数6.35%,高于保荐人华泰联合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6.86%。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下跌7.30%。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下跌18.47%。

  (9)发行市盈率

  广康生化的发行市盈率为32.66倍,行业均数15.79倍,公司高于行业均值106.84%。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7.79亿元,实际募资7.85亿元,超募比例0.79%。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24.99%,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68.73%,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73.07%。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2.78%。

  (三)总得分情况

  广康生化IPO项目总得分为62.5分,分类D级。影响广康生化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发行市盈率较高,上市首日股价破发,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下跌,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近年来,随着新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一些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新疆的棉花、番茄加工、光伏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的铝制品加工、化学制品等亦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核心环节,一些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甚至无可取代的供应商。中国制造已深度融入美国经济运行,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贸易合作伙伴。但是,美国担心其自身国际霸主地位被动摇,执意“脱钩”,产业链“去中国化”,这不仅会增加美国制造业产业链中断的风险,影响美国经济安全,而且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恶劣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刘林建议,有实力的战略新兴行业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为期2至3个月数字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由人保部门利用失业保险基金提供培训补贴。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稳步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提高交易所自主权。借鉴北交所公司制的改革经验,平稳有序地在三个市场板块实施公司制改革。在完善证券市场法制、自律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将上市审核权、规则制定权、自律监管权等交给证券交易所,突出交易所的监管主体责任,充分授权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自律规则。

  邓帅表示,通过不断地整改规范,平台企业对合规问题更加重视,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也建立了良性协作机制,阿里巴巴成立团队专门与市监局对接。“如果没有合规整改的工作基础,很难找准切入点服务这么庞大的企业。”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伊沙恢复外交关系将为两国和地区发展注入巨大动能。伊朗正在以强劲势头向正确方向前进,外交部门积极准备在地区推动更多合作。伊朗国家通讯社和沙特国家通讯社均刊发报道,高度肯定了对方以及中方的努力。

  然而,国内市场流通的泰国香米造假乱象时有发生。早在2010年,3·15节目就对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过深入调查报道。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有企业在违规添加香精。

沈永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