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频出头部券商做大做强再迎良机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0 20:02:12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

  支持头部券商做大做强,一系列规划相继出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培育一流投行,随后证监会表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

  具体规则也在逐步落地。近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此举有利于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券商适度拓展资本空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做优做强。“预计后续还将不断有政策出台。”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多次鼓励

  头部券商做大做强

  近几年,鼓励头部券商做大做强已成为重要方向,监管层已经多次明确提及。刚刚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表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随后,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表示“要加强行业机构内部治理,回归本源,稳健发展,加快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11月3日,证监会再次发声,将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除了最近的密集政策声音,其实,几年前监管部门就在引导头部券 商做大做强。诸如,三年前的2020年,证监会发布《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的文件。在这份文件中,证监会表示,为推动行业做大做强,证监会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机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2019年,证监会答复《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构建资本市场四梁八柱确保金融安全的提案》时表示,为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将鼓励和引导证券公司充实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技术和创新投入、完善国际化布局、加强合规风险管控,积极支持各类国有资本通过认购优先股、普通股、可转债、次级债等方式注资证券公司,推动证券行业做大做强。

  拓展优质券商资本空间

  鼓励头部券商做大做强,除了宏观的规划,微观的行业政策也即将落地实施。

  11月3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表示,征求意见稿坚持强化分类监管,拓展优质证券公司资本空间。适当调整连续三年分类评价居前的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准备调整系数和表内外资产总额折算系数,推动试点内部模型法等风险计量高级方法,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证券公司适度拓展资本空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做优做强。

  据悉,本次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调整了风险资本准备分类计算系数,连续三年A类AA级以上(含)由0.5降至0.4,连续三年A类由0.7降至0.6。同时修改表内外资产总额分类计算规定,连续三年A类AA级以上(含)为0.7,连续三年A类为0.9。连续三年A类AA级以上(含)的“白名单”券商,经证监会认可后,可以试点采取内部模型法等风险计量高级方法计算风险资本准备。

  “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具体到券商层面,从目前国内券商格局来看,可以用“一超多强”来形容。中信证券一家遥遥领先,其他几家头部券商在后面追随。

  今年9月,中信证券举办了A股上市20周年暨2023年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介绍了公司与国际一流投行的差距:

  一是规模体量与国际一流投行差距大。2023年上半年,高盛总资产规模是中信证券的7.6倍,净资产是中信证券的3.2倍,营业收入是中信证券的5.2倍,净利润是中信证券的2.7倍。

  二是国际业务占比较低,国际化竞争力依然不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中信证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仅为15%左右,这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30%~40%的国际收入还有差距。

  三是资产负债经营能力受限,抗周期波动能力不够强。中信证券杠杆率为4.2倍,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10倍以上的杠杆率还有差距。

  四是人才队伍结构性问题突出,信息技术水平与发展需要有差距。国际化经验人才储备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不够,数据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责任编辑:杨红艳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4114897447.jpg" alt="" />

  温馨的一幕,令人想起很多相似的场景: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总书记走进乡村、社区、养老机构,叮嘱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颁奖现场,总书记俯下身,为行动不便的老英雄、老模范佩戴奖章……

  “等我回办公室给你打过来啊,挂了挂了,隧道里信号不好。”在桥墩和隧道施工难题之间游刃有余的张佳面对妻子的提出的“小”问题感到很棘手,只得草草挂断。

  进一步细分产业看,2022年第一产业用电量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延续了较高增速趋势。第二产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行业的用电量异军突起。

  作为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年夜饭,除夕之夜一起守岁看春晚、同唱一首歌已经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春晚舞台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们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带来《一带繁花一路歌》。以花为名,飞花为令,唱响各国经典歌曲,以开放姿态展现文明交流互鉴带给各国人民的喜悦与欢欣。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明确宣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这一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让中国从“冰雪新国”向“冰雪强国”迈进;这一年,国产客机C919顺利交付、中国自行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首次进入海外市场、第三艘国产航母福建舰下水,制造强国建设正大步迈上新台阶……“五个一百”带我们重温集体记忆,见证祖国的繁荣富强。

柯惠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