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凉州邀约千里同种“一棵树”:让荒草滩重现“花果山”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1 13:23:26

  中新网兰州3月12日电 (杨娜)12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部山区,早起的马文国例行完成当日的树木养护工作,早早来到志愿植树活动启动现场,报名参与活动的人数之多,超出了他的想象。闲聊中,他为现场报名参与植树活动的人讲解苗木栽植、抚育管护的要领,确保提升种植树木的成活率。

  3月12日是第46个全民义务植树节,凉州区当日启动“我在南山有棵树”志愿植树活动,邀约社会各界千里同种“一棵树”,参加志愿植树的个人、团体或单位,可通过参加统一植树、自行前往植树、捐款参与植树等3种方式参与活动,并且可以自由选择栽植山杏、山楂、云杉、樟子松、侧柏、油用牡丹等不同种类的树木。

  此次活动计划2024年在凉州区南部山区碳汇林建设区域规划土地1000亩以上,设立“军人林、劳模林、青年林、教师林、巾帼林、爱情林、生日林、爱心林”等纪念林基地,供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

  凉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崔振华表示,植树造林是每一位适龄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是厚植绿色优势、汇聚生态红利的有效途径,此次活动主要是动员全区民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加志愿植树活动,全力推进南部山区碳汇林建设,助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这里种活一棵树不容易。”马文国说,碱性的土壤加之干旱的气候环境,在南部山区栽树,从树坑的形状到后期的养护,都很重要。每天早出晚归穿梭在大山深处,马文国希望通过每个人的努力,能让这里重现绿色,造福子孙后代。

  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凉州区,是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生态区位极其特殊重要。

  近年来,该区坚持“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方针不动摇,切实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抢抓“双碳”机遇,“向南部山区要绿”,规划在祁连山浅山区张义、谢河、古城、康宁、丰乐等镇适宜造林区域,利用8年时间(2022-2029年),建设国家储备林7.27万亩。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实现碳汇林交易,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截至目前,凉州区在谢河、康宁、丰乐等镇及国道312、省道308沿线区域,营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沙枣等为主的国家储备林2.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071亩、改培抚育1144亩,栽植各类树木192.5万株,项目配套建设道路、电力设施、供水工程和小管出流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04亿元。

  同时,凉州区组织 开展“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100个以上,同步开展农田林网、景区园区、通道绿化及改造提升,在绿洲区完成造林绿化1.65万亩。打造“一村万树”示范村的同时,还通过义务压沙,引入社会资金造林(蚂蚁森林)等治沙造林方式,持之以恒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完成沙区土地综合治理40.95万亩

  “我们的干部现在压沙技能非常熟练,都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凉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陆科接受采访说,正因为生态区位特殊,这里的干部通过多年的义务压沙活动,加深了自己对沙漠的理解,亦熟练掌握了此项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这些年的生态环境改善很明显,绿色逐渐多了,山野间也有了野生动物的足迹。”在曾经名为“柳树沟”“榆树沟”的南部山区发起志愿植树活动,陆科希望能提升民众植绿护绿的意识,让这片荒草滩重新变回“花果山”。(完)

  据悉,高铁香港段复通初期将恢复往来香港西九龙站至福田、深圳北及广州南站点的短途服务。恢复营运初期,为确保高铁服务顺畅及稳妥,每日出售车票上限为1万张,北行和南行各5000张。高铁香港段复通后,还将新增3个短途站点,包括东莞南站、东莞站、广州东站。

  在浙江省政协委员,省侨联副主席林东看来,民营企业研究院在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高端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民营企业研究院发展。

  非遗展示系列活动中,全市将组织非遗传承人和老字号企业举办重点活动46场次,包括传统民俗庙会、传统舞蹈非遗展演、非遗互动体验展、老字号年货节、国潮手工市集等,既有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验的精神文化食粮,又有百姓餐桌上的老字号非遗美食年夜饭。

  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数据中心企业竞技舞台不断拓宽。既有“软”服务,也有“硬”设备,中国数据中心企业在海外市场大显身手。

  SKP将在馆内、馆外都进行景观搭建,组织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活动,并邀请摄影师为顾客拍摄新春全家福,营造喜气、祥和、团圆的新春节日氛围。

  住院费用延续全额保障

郭华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