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遗产”点亮贵州文旅游新目标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8 03:42:18

  贵州省遵义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各一处,是贵州唯一的“双遗”之城。近年来,遵义市不断推进统筹守护和适度开发等工作,使优秀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得到更好保护,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三重效益。

  作为古代中国西南多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的代表性物证,海龙屯遗址在2015年7月4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贵州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从古建筑群到文化遗址,随着“身份”的转变,海龙屯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先后实施飞龙关飞凤关保护工程、城墙维修工程、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等本体保护修缮项目10个,有效推进了遗址保护。

  拾级而上,便来到屯顶大城的海龙屯考古工作站,这里存放着海龙屯发掘出的15000余件文物。

  从2012年4月开展第一次科学大规模发掘,到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一系列文保和非文保工程项目,让海龙屯遗址的神秘面纱慢慢揭开, 随着遵义在法国、英国等海外推介工作的推进,让世界文化遗产知名度越来越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贵州必到的目的地之一

  眼下,海龙屯管理部门正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将海龙屯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教学科研、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文物保护成果的普及和转化,让历史文化高地变成文化旅游新地标,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共同申报的“中国丹霞”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亿万年时光才得以沉淀出的丹霞地貌,用岁月的土壤讲述着地球的变迁,勾勒出赤水大瀑布、佛光岩、燕子岩等自然景观。

  遗产地内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赤水丹霞地质地貌特点、生态及演化过程等极具科普价值的实践基地。

  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对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力度。71个点位的摄像头覆盖遗产地,对动植物进行监测,同时对破坏行为进行有效打击。目前,遗产地的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40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1种。

  今年1至6月中旬,赤水市接待游客400.76万人次,同比增长15.65%,旅游收入38.09亿元,同比增长23.73%。(刘航 陈俣 肖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18日电 (陈静 范洪祥 石明明)记者18日从上海机场边检站获悉,1月8日至17日,该站累计查验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境人员超12万人次,日均1.2万,环比上升约60%。

  法国希望德国站在同一阵线。勒梅尔将与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下月共同前往华盛顿,与美方商谈欧盟为欧洲企业争取《通胀削减法》条款豁免等事宜。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定于17日造访欧盟总部,与欧盟委员会分管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讨论这一争端。

  积食后,家长还可以为孩子做一些促消化的饮食。“比如我们可以将山楂、碎胡萝卜放入炖锅内,加清水煮沸,用小火煮约15分钟,最后用纱布过滤取汁食用,山楂中富含有机酸、果胶质、维生素等,与胡萝卜搭配的山楂汁可健胃消食生津。”兰颖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1月18日电 (张少宣 崔景圣)18日,2023年天津市健身大拜年主题系列活动在天津市北辰区正式启动,现场数千名健身爱好者参与,天津市各区分会场累计参与人数过万。

  此外,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资金流入发挥了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王春英提到,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较2021年增长45%,体现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韧性。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项下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规模,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另据商务部统计,1至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巨大消费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仍然较强。

  在一些地区新房限价的背景下,很多楼盘特别是热门楼盘通过推出装修升级包这样的方式,变相进行组合销售。

涂芳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