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生成式AI三层能力若实现突破 将带来社会跨越式发展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0 05:57:17

3月23日—24日,2024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在上海隆重召开。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AI 2.0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工具”》主旨演讲,分享了对AI 2.0时代生产力工具“质”变背后的思考和突破路径。

新生产力工具仍需持续进化

他同时也强调,虽然我们已经开始使用AI 2.0时代的生产力工具,但这些工具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所能解决的问题占比不足10%,给 生产链路带来的突破相对有限。

众所周知,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诸多环节。虽然目前AI能够带来很多革新,或者扩展到很多场景,但目前仅能解决其中非常小众的部分。具体而言,AI目前能解决的是在过往基础上抽象成比较标准化、甚至以知识库的形式固化下来的内容,包括代码补全、代码增写以及部分测试用例等。如果把它分摊到整个软件或者产品设计的全流程当中,占比并不高。

徐立分析,随着扩展能力变强,很多工具会从前端的设计、测试用例再到维护的横向拓展,一步步往前演进。除了横向能力的拓展,从纵向来看,当前新生产力工具的准确率和完成度也普遍较低。根据SWE-bench评估,Claude 2和GPT-4在特定任务上仅有不到5%的任务完成度,即使是最新的Devin完成度也仅13%,虽然整个行业在往前走,但目前还是处于相对雏形。

而他同时也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编程经验越丰富,不代表就越能用好新的生产力工具。统计数据显示是相反的:工作五年以下的程序员使用新生产力工具解决问题时长超过一小时,但五年以上的程序员反而更短。这意味着越是高阶、复杂的任务,对于当前新生产力工具来说还有一定的挑战。

商汤“小浣熊的“KRE”三层架构实践

徐立总结,大模型能力可分为三层架构,而且这三层之间互有依赖,但又相对独立。第一层知识(Knowledge),世界知识的全面灌注;第二层推理(Reasoning),理性思维的质变提升;第三层执行(Execution),世界内容的互动变革。

商汤结合“KRE”三层架构打造出的办公辅助软件“小浣熊”。在一个已开发完成的基模型的基础上,商汤从需求分析到最终完成产品开发,共需投入100人天(专业计量单位)的工作量。如果去年用“小浣熊”代码补助工具,可节省30%的工作量。它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解决的还是一些重复性的劳动,在一个很好的代码库基础上,能够做一些代码的完成任务。

徐立解释,以“KRE”三层来理解“小浣熊”:知识层是代码的补全,补全的代码来自他人写过的代码;推理层则深入到软件开发的全流程;执行层进入切分到垂直场景当中,以场景化的智能为依归。可以总结为,知识层主要解决高频、标准化问题,做别人做过的问题,显然准确率高;推理主要解决长尾、碎片化的问题。

他举了“小浣熊”场景化的例子。首先,管理智能化场景,在交通分析的场景中,大屏上的数据往往是固定化的,比如某个路口的流量、某个时间的流量分析等等,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然而,当要结合天气因素、舆论因素、新闻因素,过去没有此类的分析结果,可以用软件强推理能力来完成一些长尾应用的分析。其次,办公智能化场景,当需要为产品推广制定预算时,把财务报表、账户信息、产品介绍等各类文档资源全部输入到商汤的“办公小浣熊”当中,它能够根据输入的数据和需求,给出一个既合理又科学的预算方案,展现出强大的推理能力。

“生产力工具如果在知识能力、推理能力、执行能力三层能力上都有突破,首先受益的是广大开发者以及场景化的核心应用,最终将真正带来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徐立说。

  父子之间的交流也一点点变得顺畅、自然。申聪考上职高后住了校,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每次给申军良打电话,总能聊上很久,“生活,家里事,想起啥聊啥”;申军良和晓莉出去忙,申聪也会带着弟弟打扫卫生,提前做好饭,时间一到,电话就打了过来:“爸爸中午回不回来呀?”

  虽然多次串供,并努力销毁证据,但闫学会深知,她的所作所为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一旦暴露将面临纪法严惩。为了消除内心的担忧和恐慌,她开始多次联系此前经人介绍认识,声称可以算命并能作法替人消除灾祸、人称“黄姨”的神秘女子,向其咨询官运前途,拜大神、求大仙,希望得到神灵护佑,去除升迁阻碍、免除“牢狱之灾”。

  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中印边境争端稳定下来,甚至担心害怕中印“谈好了”。中印边界争议,已经成为美国推动对华遏制的重要抓手之一。

  2018年11月16日,国际顶刊《科学》罕见发表了一篇评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改革的社论。文章称,基金委从2018年下半年开启的全方位改革“反映了全球科学与技术研究范式近年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跨学科研究凸显重要性”。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杨卫曾提出了对中国基础研究的三个总体目标:2020年达到“总量并行”,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可与其他科技强国相媲美的里程碑式贡献;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

  4月26日的中乌元首通话是本周全球最重磅的新闻之一。据报道,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习近平在通话中指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此外,中方宣布将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

蒋如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