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香包民俗遇上“遗产日” 展示非遗带来美好生活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14 16:36:23

  中新网兰州5月7日电 (杨娜)甘肃省庆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迭目江腾7日表示,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将在庆阳举办,届时庆阳第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也将启幕,民众将在畅享 非遗购、探访非遗味、共赴非遗游的过程中,感受非遗带来的美好生

  当日,“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为持续提升庆阳文化影响力,擦亮庆阳香包节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为主题,向外界展示庆阳在香包文化内涵挖掘、使用价值开发以及非遗传承保护、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做法成效。

  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色彩多元的庆阳,先后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等荣誉称号,被中国民俗学会评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迭目江腾介绍说,除此之外,庆阳资源富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正在加快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

  庆阳香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图腾崇拜、无所不在。提神醒脑,祈福求安,日月五谷,无所不包。迭目江腾说,今天,庆阳香包已成为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香包绣制已形成较大产业规模,从业人员达到10万以上,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7500多万元。在陇原妇女的巧手飞针走线间,小小香包正在走出小山沟、走向大世界。

  据了解,2002年以来,庆阳市已举办了十八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全面展示了庆阳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魅力。庆阳市副市长吴宝定表示,今年的节会与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合办,兼顾了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和特色民俗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既突出了文化特色,又突出了产业属性。

  6月10日至6月14日,为期五天的节会,安排了包括庆阳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大会、全国民俗文化邀请展、庆阳民俗文化精品展、非遗沉浸式体验示范活动等多项活动。其中非遗沉浸式体验示范活动是今年节会亮点和特色。届时,庆阳的香包、剪纸、皮影、布贴画等多种非遗项目和世界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产品将集中亮相节会。

  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庆阳市共同策划了“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示范活动、“非遗+旅游”融合点考察调研等系列活动。甘肃13个市州将通过非遗展品呈现、组织非遗传承人活态展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全省各地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

  同时,还会邀请50家省级非遗工坊进行展示展销以及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文物展览展示、参观讲解和宣传传播活动。在展示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成果和生动实践同时,邀请公众参与到非遗体验活动中来,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

  和汉语、英语、法语一样,手语也是一门语言,它有语法,速度、节奏、韵律、停顿、语气、重音。

  上个月,人类学家项飙通过媒体再次分享了他的“看见最初500米”的观点。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去注意自己身边的人,去看“第一个把‘我’和更大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500米”“不一定要和他们交成朋友,光是能够停下来说两句话,知道他们的生活安排和你的生活安排是怎么不一样,在今天为止就够了。”他希望改变城市功能性过剩、生态性不足的局面,把人从孤独无援的空地里拉出来。

  2013年,江苏师范大学成立手语播音硕士点。正在读研究生的胡晓波是少数的聋人学生。他说,学院老师也想招更多聋人学生,但是至今能通过统招考试的聋人只有三位,本质原因是,大多聋人的受教育程度不够高,最容易卡在英语上。

  “记住了,咱的编码是017。”宋风胜话音刚落,大量的包裹如潮水般涌来。

  除了住房,汽车消费也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我国居民的大宗消费,早期是电视、空调、冰箱等大件电器,目前已切换到汽车等领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接下来应加大金融对汽车消费特别是二手车消费的支持力度。

  1月17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2022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

谢泰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