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年四川感受绿色发展 盼加强交流合作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1 13:54:59

  中新社成都6月9日电 (记者 岳依桐)“如何以这么低的耗能支撑整栋建筑运行? ”“能源的转化怎样实现?”9日,首次来华的美国环保协会健康社区传播总监塞西尔·格林·布朗在位于成都的“中建湖滨设计总部项目”内频频发问,并直言自己被这栋绿色建筑所震撼。

  作为中美能源合作项目的一个示范工程,该建筑是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采用30多项低碳建筑技术,能耗约为常规办公建筑能耗的三分之一,年减少碳排放约1027吨。“从中国的绿色建筑实践中,能学到很多经验。”塞西尔·格林·布朗不断用镜头记录所见,“回去后,我将与各领域同事分享此行的收获,希望美国和中国在环保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7日至9日,中美青年代表跟随“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走进“天府之国”四川,进行为期三天的感受绿色发展之旅。

  他们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了解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和成效;在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中国古人治水的智慧点赞;走访多家企业,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中国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等。

  美国Vie. Science科学途径公司健康技术创始人付飞坦言,都江堰水利工程带给他极大惊喜。“2000多年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能发挥作用,本质是利用自然的力量,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付飞说,此行的见闻让他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绿色发展了有了更多认知。

  “企业在仓储、分拣、配送全流程使用了很多智能技术,但更让我印象深刻是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实践,比如厂区使用太阳能供电。”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计算机工程学教授厉小龙在参访京东物流ESG(环境、社会、治理)项目后表示,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国和美国乃至全球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希望能通过加强交流合作,为环保共同努力。

  据了解,“未来之桥”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通过邀请美国各界青年访华,组织中美青年围绕共同关心的议题开展交流考察,架起中美青年沟通、理解、友谊、合作的桥梁。(完)

  当然,不同国家体制不同、政策不同,中国不会出现大量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不会把农业发展的自主权、主动权拱手于人,但却面临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挑战,一些地方也存在资本排挤小农户的倾向,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高、有受制于人的隐忧……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将面临新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不可能一劳永逸。在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持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意识和措施,不断巩固提升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需要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为支撑,确保我们的老百姓始终买得到、买得起、吃得饱、吃得好。

  郑洪将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宪法和监察法的交叉问题上,他的导师擅长宪法研究,教他从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等理论上研究监察委在宪法当中的定位,为他打下了理论基础。而在实践课上,他主要学习到了操作层面和流程的知识。

  G20峰会即将在巴厘岛举行,印尼一些媒体已放风说,印尼总统佐科将与外国领导人一道以视频方式观看雅万高铁试车,以此向外界展示与中国合资共同承建的基建成果。据印尼安塔拉通讯社报道,雅万高铁长142.3公里,预计将于明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是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

  “嗡——”设备运转的声音由弱渐强,张旭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试验失败而高度紧张,同时也因为,他猛然抬头发现,机器正对面的墙上写了4个大字——

  中国的企业、个人慈善捐助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政策已经开始探寻路径,2018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提出“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慈善捐赠等措施,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

王子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