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促商事法律合作 助力企业投资往来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1 03:02:58

  中新网泉州6月20日电(记者 孙虹)2024年中国—东盟法律研讨会20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工商界、相关协会及律师事务所代表参会,交流对相关重大法律问题和热点法律问题的思考。

  当天,“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泉州研究院”揭牌,并成立“海丝投资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暨海丝法治基金;泉州市人民政府与西南政法大学于此间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和制度,对于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这一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法律的合作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在反腐败工作上,我们与中国开展了培训项目、技术整合、人员交流、执法和资产追回等方面的互动,不仅进一步提高我们有效打击腐败的能力,也有助于在两国建立一个具有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健全框架。”柬埔寨王国反贪局副主席康盛指出,柬埔寨将继续加大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与“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务实合作,加强经验交流、公共能力建设和法律互助。

  千百年来,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批泉州人“下南洋、闯世界”,9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主要聚居在东盟国家。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和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不断推进,东盟已经成为泉州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泉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战胜认为,本次研讨会聚焦“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护航民营经济‘走出去’高质量发展”主题,将推动东盟与泉州商事法律合作不断深化,为双方企业投资往来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依托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通过打造东盟区域国别法律专家库、建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律查明数据库、推动中国—东盟民间法治交流合作、推出东盟法治英才班博士学位项目等,在国内涉东盟民间交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品牌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成果。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晓君表示,期待通过举办类似的学术研讨,中国和东盟法律法学界能够携手共进,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法律合作机制,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由泉州市人民政府、西南政法大学主办,中共晋江市委员会、晋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公安局以及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推动中国—东盟法律制度研究人员及实务工作者密切对话交流,共促区域法治建设合作,助推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期间,与会海内外法律界人士围绕“警务合作护航民营经济‘走出去’高质量发展”“中国—东盟法律服务平台构建”“民营企业赴东盟国家投资的合规问题”三个分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对话研讨,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建议,助推中国—东盟司法执法合作和法治建设。(完)

泾川文汇以7-5点球淘汰了中超老牌强队北京国安。

截至2018年底,卡塔尔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3万个常规酒店房间。世界杯筹办期间,仅卢塞尔体育场周边,就有22家世界级豪华酒店拔地而起,高尔夫球场、娱乐中心等一应俱全,能同时容纳28万人尽情享受。

看到这次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有趣的动画……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宏文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依旧有梦一样的感觉——“就是那种,不久前还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人,瞬间他就坐在我边上,成了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了,这种感受太特殊了。”

历届世界杯歌曲再唱响

然而正如“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所说,对于卡塔尔,上帝打开的不是一扇窗,而是一座城门,一座共同富裕的城门。

杨珮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