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博主瑞丽“走运”记:穿越古今 架起交流桥梁

来源: 金融界
2024-06-17 20:55:39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项菁)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用一篇游记,告诉全世界中国大运河之美。

  “今天,我想用短视频,告诉全球网友大运河的新故事、新风貌。”15日浙江杭州大运河畔,“90后”意大利网红博主瑞丽穿上古装,一边拍摄短视频,一边感受运河古今。

  瑞丽开朗、自信,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十年前,瑞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留学,和安徽小伙何俊杰一见钟情,随后步入婚姻生活。

  2020年,瑞丽注册了“路卡和瑞丽”网络平台账号,自己出镜、丈夫拍摄,开启了博主之路。5年间,通过这位中国媳妇的镜头,海内外千百万网友看到了真实、立体的中国。

  翻看其短视频,既有中国壮美的山河,亦有 地道的风土人情。不过,瑞丽接受专访时坦言,“相比西湖,我对运河文化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之一,千年运河千里行“新马可·波罗游记”采风团从北京启程,沿着大运河南下,15日抵达杭州。在杭州站,瑞丽“化身”当代马可·波罗,游览千年运河,体验中国文化。

  变装是第一步。换装、上妆、簪花……在杭州拱宸桥畔的“临安十二时辰”汉服店,瑞丽挑选了一件淡紫色的宋制汉服,其由数朵鲜花和蝴蝶点缀,随后化妆师为其修容、盘发。

  “第一次穿汉服,宋制簪花比我想象中的更好看、更精致。”瑞丽对着镜头欣喜地说。

  身穿古装,瑞丽行走在数百年历史的拱宸桥上,与运河留下了美丽的合影。站在桥顶眺望前方,河面辽阔,货船、客船缓缓前行,浪花拍岸。沿河商铺众多,游客来来往往。

  “拱宸桥连接东西,运河通达南北。从这里出发,可以到达北京,所以运河真的养育了很多人。”瑞丽感慨道。

  沿河向南漫步,吴理人民俗艺术馆里的一幅《拱墅自古繁华图》画作吸引了瑞丽的目光。画作的作者、运河画派创始人吴理人告诉瑞丽,这是他在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时专门画的,描绘了当时拱宸桥一带的风貌。

  “通过这幅画,我看到了运河十年前的样子,拱宸桥一直没变,河面上的船只依然很多,非常惊喜。”瑞丽谈及,不只是一幅幅运河画作,她还看到越来越多运河元素融入生活,比如推出了明信片、扑克牌、扇子等文创产品,“可以让游客一边体验,一边了解运河文化”。

  说罢,瑞丽在吴理人的指导下,开始学中国画。桥洞、桥栏、桥柱、桥墩、货船……不一会儿,一幅以拱宸桥为主题的中国画便出炉了。

  “中国画很有意思。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有一定难度。”瑞丽说,这是她第一次学中国画,“我要把这幅画带回意大利,给我爸妈看看,让他们通过画作,感受运河风景。”

  大运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脉,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运河人家。沿岸的“觅会”店铺,老板娘周意一家四代人都在运河边长大。到店时,周意女儿拿出运河文化卡通画本,向瑞丽介绍起运河生活。

  “以小朋友的视角讲运河故事,也是很好的文化传播方式,可以让流动的运河文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瑞丽说。

  如其所言,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曾经,马可·波罗沿大运河游历中国,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流桥梁。如今,瑞丽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熟悉中国文化,向国际友人展示她的中国故事。

  “我想用短视频架起一座桥梁,吸引无数个当代马可·波罗来中国‘走运’。”瑞丽如是说。

  据悉,采风团活动由中国新闻周刊、中新凯悦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商旅集团(市运河集团)、拱墅区人民政府、临平区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承办,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首都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杭州市临平区委宣传部支持。(完)

  广西水口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位于崇左市龙州县西端水口镇与越南交界的边境线上,与越南高平省复和县驮隆口岸仅一河之隔,是中国进入越南乃至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通道之一。

  兼具安全可靠的列车性能和人性化的搭乘体验,是港铁公司在决定采购新一批列车时着重考量的因素。与中车四方携手共赢,不仅是对中车四方生产制造实力的肯定,更是对内地交通轨道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大约9个小时后,卡赫拉曼马拉什再次发生7级以上强震。许多已经受损的建筑物在剧烈的摇晃中倒塌,一些楼房在倒塌后起火。 

  此外,在10日当天,位于罗赖马州的联邦法院第四刑事法院还签发了8份逮捕令、扣押令和资产冻结令,旨在打击非法采金链条中的洗钱集团。

  “对美联储而言,实现2%的通胀目标已是挑战重重,欧洲央行则更加不易。”胡志浩分析,欧元区面临着比美国更严峻的“滞胀”难题,已领先美国进入衰退周期。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能源价格持续回落,欧元区整体通胀的高点在2022年10月已经出现,但核心通胀还在高位。受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驱动,服务通胀在核心通胀中的贡献率或稳步上行,使其拐点滞后于整体通胀。短期内,在全球金融条件继续收紧、总需求继续回落以及能源危机继续延宕等多因素交织的环境下,欧洲央行更难进行跨期最优选择。随着紧缩政策的需求效应持续发挥,欧洲央行未来还可能继续向下修正经济增长预期,从“浅衰退”演化为“深衰退”。

  那么在环境更复杂的空间站工作,我们的地面测控团队又是通过什么来了解空间站的实时动态呢?

程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