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华侨华人:新中合作互补性强 潜力大 前景广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7 08:00:53

  “每年5月我都会率领经贸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进行考察访问,将优秀的新西兰产品、技术、资源和投资项目推荐给中国的企业家们。同时,也会在新西兰接待来自中国各省市的访问团,将中国的政策和项目介绍给新西兰企业。”新西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和志耘常年奔走于新中两国之间,他表示,新中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未来将继续发挥优势,推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医疗器械、大健康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相互投资和产品发展。

  “作为新西兰的华文媒体,我们一直关注着新西兰和中国之间的多领域合作,尤其是在农业方面。我注意到两国总理还共同参观了新西兰农业技术展示。”新西兰 格局传媒总编辑王浩表示,新西兰在农业、畜牧业和食品安全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多年来两国也在不断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谱写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王浩认为,新中两国在农业技术合作领域还有许多潜力和机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些年来,两国的人文交流得到了长足发展。新西兰和中国在创意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增多。两国人民通过各类文化艺术形式增强了彼此了解。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将中国的熊猫、三星堆等特色IP引入新西兰。”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总裁齐慧芳表示,自1998年以来,其所在的新西兰太平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已连续20多年举办新西兰中国电影节、新中摄影展、美术展、音乐会等文化交流活动。两国可在创意文化领域方面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打造特色IP,增进民间交流、文化互通的同时,带动经济效益。

  新西兰粤商会执行会长张云表示,自两国升级自贸协定以来,双方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双向投资持续稳步增长。随着全球供应链调整以及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可以在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合作和知识共享。

  新西兰山西商会会长张宇表示,近年来两国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探索光伏发电产业与畜牧业的融合。“中方宣布将对新西兰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这将有助于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我也将积极组织经贸交流活动,让双方企业家们有更多对话的机会。”

  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组织各级党组织对确有困难的党务工作者慰问帮扶,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关爱;沈阳市民政局开展“走进困难家庭、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走访困难群众家庭,了解困难群众疾苦,帮扶解决实际问题;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各级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广大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市残联持续开展“我是对门儿”双向选择助残帮扶行动,织密筑牢残疾人关爱服务网络;市妇联开展“巾帼暖人心”关爱生活困难妇女慰问活动,为她们送去冬日温暖;团市委开展关爱青年群体“暖冬行”专项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帮助生活困难团员排忧解困。全市上下汇聚起温暖的力量,确保全市人民共同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完)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县“一把手”互相照顾对方弟弟的事情,不久就传了出去,释放出的恶劣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京津冀地区预计发送旅客29万人,其中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14.3万人。中长途旅客出行主要方向为哈尔滨、沈阳、上海、郑州、太原、西安;短途客流主要集中在天津、张家口、石家庄。广铁集团发送旅客112万人次,客流持续回暖。南昌局预计发送37.6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26趟,陕西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万人次,西安前往成渝、昆明、太原方向部分动车组列车的车票较为紧张。

  他也表示,重大传染性疾病仅仅依靠政府是不行的,必须是政府、社会、单位、部门乃至个人形成合力。“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大家各自都有责任。”

  探亲访友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也要佩戴口罩,减少聚餐、聚会的次数,聚餐、聚会的时候要减少人数和时间。同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等;结束就餐的时候,要及时佩戴好口罩。

  记者|刘潇凡 杨敦煌

许晏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