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银耳在西藏拉萨首次试种成功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20 20:02:43

  中新网拉萨6月19日电(泽塔雍措 贡松卓玛)记者19日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获悉,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首次试种成功,填补了西藏银耳种植的技术空白。

  为贯彻落实好西藏居民膳食营养健康改善与优化专项工作,丰富西藏本地食用菌品种、进一步改善本地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积极引进食用菌品种银耳,在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工厂化试种。

  “由于西藏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高海拔等因素,无形中增加了种植难度与推广条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张君丽说,高海拔地区,菌丝生长较内地缓慢,培育时间较内地长一些,需要120天左右。银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营养等条件。银耳最适的生长温度是22℃~25℃,湿度控制在90%左右。高原光照强,气候干燥,温度湿度难以控制,不利于银耳子实体的分化,通过人为设施调控,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条件下,利于银耳正常出耳。

  张君丽说:“食用菌课题组科研 人员经过不断探索与技术试验,第一批银耳成功出菇,为推动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近年来,该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围绕西藏食用菌种业发展,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力度,推动食用菌种业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了金针菇、杏鲍菇、黑木耳、灵芝、白灵菇等20余种食用菌,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移转化。(完)

  不幸之中,仍能看到爱与光。这几天,救援队伍陆续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到阿勒颇等叙利亚受灾城市,向当地人伸出援手。<strong>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已有77个国家级和13个国际紧急医疗队正部署到土叙两国。</strong>

  土耳其地震专家奥夫贡·艾哈迈德·埃尔坎(Ovgun Ahmet Ercan)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在此次地震被摧毁的7000座建筑物中,大约有22.4万人。他说,“如果有9000人获救,那大约还有21.5万人可能仍被困废墟中。”

  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上述活动。

  除水口口岸外,龙州县境内还有国家二类口岸科甲口岸和水口、科甲、那花、布局4个边民互市点。龙州县官方表示,该县将继续推进口岸通关“两降一提”,优化完善各项口岸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完善口岸、互市点的交通物流、通关查验、冷链仓储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口岸、互市点发展承载力,打造高效便捷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国际大口岸。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让扎根中国的千千万万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全力推动节后复工复产、做好农民工返岗就业服务……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促发展的真招实策,将有力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持续增强,体育培训越来越受青睐,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课程内容不断丰富,行业前景更加广阔。未来,体育培训产业需在竞争中不断完善发展,让大众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林吉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