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饲-畜价值链传导:猪肉消费旺季不旺,对猪料产量形成负反馈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5-31 01:49:53

  卓创资讯粮-饲-畜课题分析师李霞

  【导语】由于四季度是传统猪肉消费旺季,养殖端预期较高,140公斤以上大猪存栏量处于年内较高位。今年四季度猪肉消费增量难以匹配供应增量,导致猪价震荡向下,养殖端信心受挫,大猪存栏量的季节性指数明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总存栏量增速放缓,将抑制猪料消费量,并进一步反作用于猪料产量。

  理论生猪存栏总量影响猪料产量

  月末生猪存栏量与月度猪料总产量是低度正相关关系。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月末存栏量是时点数据,月度猪料产量是时序数据,两者的统计方式不同。从目前业内的数据监测和使用习惯来看,月度生猪存栏总量的统计难度较大。本文中以5.5-6个月的生猪生长周期为前提,将6个不同存栏结构的月度存栏量根据生长周期进行滚动相加,得到理论月度生猪存栏总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2020年至2023年9月猪料产量与理论月度生猪存栏总量的相关性系数为0.6,达到中度正相关关系。从中可以看出,理论月度生猪存栏总量与猪料产量的相关性明显要高于月末生猪存栏量。

  140公斤以上大猪存栏量是影响猪料产量的边际变量

  卓创资讯监测的生猪存栏量及其结构的样本包含规模场和散户,可以反映行业的平均水平。由于近两年生猪品质提升,6个月以内生猪的体重可以达到140公斤,但140公斤以上的养殖周期需延长1-2个月。所以在分析月度猪料产量(消费量)时,需根据生长周期将140公斤以上存栏量剔除,作为影响猪料消费的边际变量进行考虑。从图2中可看出,不含140公斤以上的生猪理论存栏总量与猪料产量的趋势仍有一致性,相关系数维持0.60。

  由于终端市场肥白条的需求有一定季节性规律,所以140公斤以上生猪存栏量也表现出一定季节性特点。从图3中可看出, 2020-2022年140公斤以上大猪存栏量在3月份以及10-11月的季节性指数明显大于100%,环比增幅较明显,其他月份指数多低于100%(图中蓝色水平虚线)。3月份大猪存栏量环比增加,主要原因是春节后终端市场需求疲软,部分猪源被动压栏;10-11月份大猪存栏增加,根源在于业者对四季度的消费旺季存在较强预期,压栏周期一般为2-3个月,所以12月至次年2月大猪存栏量整体是减少趋势。

  四季度猪料消费量增速受限

  今年四季度猪肉需求量虽有恢复,但难以与猪肉供应量增幅相匹配,且降温时间推迟,导致猪肉市场旺季不旺,难以对猪价形成有力提振。除此之外,受常规猪病影响,10月份以来部分中小猪源提前出栏,进一步加重生猪供应宽松程度,猪价表现不及预期,大猪存栏量的季节性指数明显低于近三年同期水平,且12月指数下跌概率较大。预计12月猪料消费量将低于11月,符合季节性规律,亦制约猪料产量的增幅空间。

  从近年猪料产量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来看,3月份的季节性指数最高,与生猪存栏量及结构密切相关。下半年开始,生猪采食量季节性恢复,叠加存栏量增加,猪料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且于12月达到峰值,但增速放缓。从图4中可看出,2023年前三季度猪料产量与季节性规律较为一致,但2月、3月、9月的指数超季节运行。由于四季度生猪市场呈现出栏增、存栏减的趋势,再结合140公斤以上大猪的存栏量判断,预计10-12月猪料消费量增速放缓,四季度总消费量增幅不及预期,并直接影响猪料产量。

  综上所述,近年数据显示,四季度是猪肉消费旺季,对生猪存栏量、猪料消费量均产生正向的拉动作用。由于今年四季度降温时间推迟,腌腊、灌肠等集中消费后置,导致猪肉消费旺季不旺,理论月度生猪存栏量(140公斤除外)涨幅收窄,同时140公斤以上大猪存栏量的季节性指数明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或将导致猪料消费量增速受限,并对猪料产量形成负反馈效应。

责任编辑:李铁民

  在全球26个地理区域运营100多个数据中心,部署超2800个CDN加速节点——腾讯云凭借在弹性计算、存储、大数据、AI、安全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助力出海企业乘风破浪。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张洋)1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通报了各地查处的7起“四风”问题典型案例。

  “现在是香港发展金融科技的黄金时机。香港应运用好在金融体系和法治方面的优势,在全球金融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一家香港金融科技公司创始人黄爱玲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烟台1月12日电 (记者 王娇妮)记者12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该港原油管道累计输送量突破1亿吨。

  “民营企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体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民营企业在就业、税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四川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延华建议,实体经济企业应提升经营能力,加大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发力,还应进一步恢复和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新展亮相外,遇见博物馆同日还与中国交响乐团、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工坊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家将走进遇见博物馆,为观众带来画声交融的专业视听体验,共同打造多元沉浸式“文化艺术空间”。(完)

张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