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推动全球重建信任 中国再释“定心丸”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9 04:22:18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推动全球重建信任  中国再释“定心丸”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世界正亟需重建信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给全球发出两颗“定心丸”。

  近年来,受疫情、地缘政治危机、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日益放缓。据世界银行预计,2020-2024年将成为全球经济30年来增速最慢的五年。另有专家认为,这种放缓并非短期,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料将从2024年开始步入下行轨道。

  要重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信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的确定性与稳定性已成为“信任刚需”。

  李强表示,中国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等基本面良好稳固,经济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预测,2024-202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高于全球增速,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增速,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持续位居前列。世贸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瑞银、高盛集团等机构及学者认为,中国经济韧性潜力大,有望持续回升向好,并保持强劲的中长期向好动能。

  最新出炉的中国经济2023年“成绩单”为这一判断提供了坚实支撑。据官方数据,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这一数据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当前,不少国际组织和机构都警示全球经济与贸易存在分裂风险。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称,地缘政治因素正引起全球经济分裂。如果任由经济碎片化继续,最终会使全球经济总量损失7%,大致相当于法国和德国一年GDP的总和。世贸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也说,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

  要重建人们对未来的信任,坚持开放合作不可或缺。如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所言,为了打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关键在于全球合作。

  一如此前各界所预期,在此次年会上,中国给了全世界一颗“定心丸”。

  李强强调,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他还在回答施瓦布提问时明确表示,中国自己不搞“毁约退群”,也不要求其他国家“选边站队”,始终 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坚定力量。

  中国“敞开怀抱”的决心正转化为具体行动。从实施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到宣布将给予瑞士单方面免签待遇,2024年新年伊始中国扩大开放步履不停。

  分析人士认为,一个走互利共赢开放合作路线的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支持全球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华社记者孙非、旦增尼玛曲珠

  <strong>《中国新闻》报:疫情期间,保证助企纾困措施精准有效至关重要。对此,民建北京市委积累哪些做法和经验,未来能更好地做好企服务工作?</strong>

  叙利亚古名“苏里斯顿”,意为“玫瑰之地”,首都大马士革出产的玫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珍贵的玫瑰品种之一,所以叙利亚也被称为“玫瑰国度”。叙利亚既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叙利亚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诸多文明碰撞、冲突、交流、融合之后孕育出了独具一格的文明,保留了丰富的古迹遗址和历史遗产。中国和叙利亚分列亚洲东西两端,两个文明古国之间的交往和友谊跨越千年,历久不衰。

  作为深耕北斗技术及应用的工作者,高培刚说,北斗在民用领域的故事,只是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白秧坪、水山坡、老王洞这些我工作过的小站,都退出历史舞台,光荣‘退休’了。”陈元打趣地说道,40多年来,中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春运列车从蒸汽机车到高铁动车,实现了列车时速350公里的飞跃,“看到铁路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作为参与者和亲历者,我也想着退休前多出一把力,留下更多美好记忆。”

吕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