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2024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

来源: 未来网
2024-06-21 18:27:27

  中新网桂林1月10日电(唐清 刘鑫林)1月10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职工张昌骏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回到桂林,受到了桂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及所在单位工会领导的热烈欢迎。至此,张昌骏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6723例、广西第586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桂林市2024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月8日和9日连续两天,张昌骏在柳州市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为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3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份无私的奉献,重新点燃了患者的生命火种。

  张昌骏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从事后勤保障部工作。2007年8月,他在一次无偿献血时正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3年7月,张昌骏接到了桂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有一位病危的血液病患者 和他匹配成功,他立即答应工作人员,将全力配合做好捐献的各种准备工作。

  1月2日,在桂林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和朋友的陪同下,张昌骏前往柳州进行捐献前的准备工作。从入住医院开始,他就需要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虽然注射动员剂后,张昌骏的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反应,为了确保捐献的顺利进行,他坚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月8日上午,张昌骏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接受采集。历经5个多小时的采集,张昌骏成功捐献出180毫升干细胞混悬液。1月9日,张昌骏又再次历时5个小时,捐献出180毫升干细胞混悬液。至此,他共向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60毫升。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也被称为“血癌”。据统计,中国现有白血病患者400余万人,每年新增患者约5万人。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桂林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能力,可分化生成各种血细胞。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至2周内,血液中各种成分可恢复到原来水平。据多年临床观察和国际上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案例。在采集完成后,一些轻微疼痛感和不适也将很快消失。

  目前,张昌骏所在的单位正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未来也将开展器官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等医疗技术。张昌骏表示,如果将来还有人和他匹配成功,他依然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完)

  <strong>协力筑梦,走好融合发展之路</strong>

  双方同意落实好《关于中柬发展合作规划(2023-2025)的谅解备忘录》,推进公路、水库、污水处理、海底光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柬乡村道路、供水、学校、医疗等项目,支持柬方改善民生。柬方感谢中方为柬实施相关经济和技术与人力资源发展项目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

  在各项目训练现场,文查蒙与教练员、运动员亲切交谈,询问队伍训练及生活等情况,赞扬他们严谨的训练态度、顽强的拼搏作风,同时鼓励他们抓住机遇,刻苦训练,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攀高峰,争取在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上取得佳绩,为国争光。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11/683d2660c37a4504805408f3fc474e52.jpg" alt="" />

  温州市人大代表冯定献坦言,各类助企惠企政策能否不打折扣、切实有力地落地到企业,考验基层“吃透”政策精神、“熟透”企业所需的能力。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林颖称,中心将以本次新剧院的启用为契机,发挥闽剧特色优势,传承闽剧非遗艺术,为民众奉献出更多贴近时代脉搏、满足人民需求、增强精神动能的精品剧作,进一步繁荣发展福州市文化事业。

孙治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