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 研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来源: 砍柴网
2024-06-18 06:28:59

  中新网杭州11月12日电 (王潇婧)宋韵文化是浙江文化独特的文化标识,也是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富矿。如何让宋韵文化“活”起来?

  11日,2023年杭州文史论坛暨“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宋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开幕。来 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文博单位的100余位文史、考古、文博、文旅、建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收到相关学术成果60余项。

  宋代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从北宋“东南第一州”到南宋行都,不仅为杭州留存了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成就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

  当下,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人文社科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就数字人文研究、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文史成果转化利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于杭州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直观呈现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实现中华文化全民共享,本次论坛还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特别推出了为期一个月,囊括“云冈石窟之千年之眼”“佛光寺之无界之境”“杭州宋代石窟寺的数字化”“飞来峰造像”“开封古马道遗址”“南宋临安城数字沙盘”“云上龙门”等主题的云观华夏——数字化文史成果展。

  据悉,杭州文史论坛是杭州市政协主办的全国性大型学术论坛。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全国学者对话交流、展示学术前沿成果、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完)

  <strong>今天成就倍增前进信心</strong>

  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有: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入选“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常州博物馆“从龙到鸟的演化之旅”科普展、化石网与天目地学博物空间“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发展简史展”、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与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白垩纪“莲”化石特展。

  记者还了解到,过去十年,山南市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县区发证实现零突破,电子证照调试工作率先完成;进一步强化水资源日常监管,水资源费逐年递增,2017年以来水资源费突破5000万元人民币,水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节约用水工作也取得新突破,山南市水利局和12县区水利局完成了水利系统节水型机关的建设,曲松县完成了县域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并通过水利部验收。(完)

  有离乌侨胞坦言,撤离回国路上虽然奔波辛苦,但每到一处都会收到来自同胞的满满温暖与感动,食品饮品、生活物资、防寒衣物几乎从不短缺。当撤侨包机落地中国,他们也不禁感叹:“回家的感觉真好!”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一)落实各级工作责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抓好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共性问题会商应对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根据疫情形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域内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督促检查。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疫情防控重点放在农村地区。乡镇、村要落实疫情防控组织、动员、协调、宣传、引导等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进村入户。

黄俊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