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4 21:15:33

  中新社南京6月13日电 题: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喝桂花糖藕粥,说到马王堆汉墓中的千年藕片汤;嗦螺蛳粉,谈到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的成堆螺蛳壳……“不懂美食的考古学者不是好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也不是好教授。考古和美食跨界匹配,也能成天生一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张良仁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调侃。

  约访张良仁需见缝插针,他工作繁忙行程密集,要进行考古文物专业教学、科研,要和团队完成美食短视频的策划、拍摄,私下还要为网友答疑解惑。对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生活,张良仁乐此不疲、充满动力。

  张良仁从事考古学研究近40年,执着于带着中国考古学界的师生去海外发掘。他认为,一来中国学者已具备走向世界的全球眼光、发掘技术和多学科研究能力;二来可以培养熟悉海外考古的中国考古人才,扩大中国考古界的“全球朋友圈”。在伊朗一座土丘发掘时,他的团队发现了仿烧中国青花瓷的陶片,证明了古 代中外的文明互鉴,这个发现让他无比激动,更坚定了要到海外考古的信念。

  为了让考古学更为大众所了解,2023年夏天,张良仁开始尝试美食主播,拍摄美食探店短视频,将考古和美食跨界匹配。“做短视频要形象好、口才好、有表演欲,这三点我都不具备。”受众从学生变成广大网友,习惯了三尺讲台的张良仁面对镜头很不适应,他觉得自己口音重,表达上也有些障碍,最开始拍的几期短视频都成了废片。

  于是张良仁转换角色,拜师练习发音和气息,并将创意、脚本都交给具有“网感”的年轻人,自己重点对短视频的知识点进行审核把关。“历史上南京人有多爱吃鸭子?”“鸭血粉丝是镇江的还是南京的?”“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的吗?”镜头中的张良仁总是头戴棒球帽端坐餐桌前,时而吸溜慢品、时而大快朵颐,将一道道餐点追根溯源,娓娓道来。

  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用历史解构美食的前世今生,以美食串联文化说古论今,这种独特的吃播方式让网友大呼“‘吃’下知识很管饱”。近一年来,张良仁和团队拍摄的《鸭生不易》《古代吃货图鉴》《三餐四季》等100多期短视频收获了200多万粉丝。

  在试水短视频前,很少社交的张良仁“两耳不闻窗外事”,学校、家庭、考古发掘现场构成了他的活动圈。探访完百余家餐馆,让张良仁不仅结识了一票餐饮界朋友,“画风”也变了不少。“我的妻子和女儿都觉得我说话风格活泼可爱多了,不少外校学生慕名跑来一‘堵’我真容。”

  一粥一饭,人间烟火,世代绵延,生生不息。在张良仁看来,美食天然对大众具有吸引力,考古也是。在优先保证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希望未来能继续“追更”人间美味,发掘世间宝藏。(完)

  缪晓辉认为,一方面,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松绑,老年人作为话语权低、有各种基础病的弱势群体,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护、应对感染值得科普。另一方面,当下各种用药建议层出不迭,公众对感染仍十分恐惧,很多人各类药物叠加使用、稍有不适便开始用药,乱象丛生,有必要在此刻加紧呼吁科学应对的方法。

  2021年,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3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8.8亿元。2019年无调入,2018年仅调入39.6亿元,用于安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先进高技术制造企业等用电补贴。

  但郭威提到,但并非所有医院都具备同济医院这样的条件。此外,院感防控存在一个“两难选择”,即如何平衡加强新冠的院感防护与积极推进医院其他病情的救治工作。他解释,有些医院不具备设置缓冲病房的条件,不能在一线发现阳性病人,患者和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会增加。但另一面,如果医院对缓冲病房管理严格,也会降低收治效率,“因为缓冲病房有特殊的要求,比如独立的单间或者两人间,医疗资源的占用率更高”。

  老年人群仍是当前防疫薄弱环节。据11月29日疫情发布会介绍,截至11月28日,完成全程接种的60岁以上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86.42%。8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445.6万人,约占80岁以上人口的40.38%。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预售平均票价约为57.6元,《阿凡达:水之道》的平均票价要在2022年春节档的价格上再贵32.7元。

  据了解,东航计划于近期开展C919验证飞行,除了上海两大机场之外,站点还包括北京首都、北京大兴、西安、昆明、广州、成都天府、兰州、海口、武汉、南昌、济南等。

蔡明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