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发布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组件碳足迹动态追溯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3 01:35:47

  值得关注的是,协鑫碳链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底座,可将其上链产品的碳值、性能、资质等逐一披露存证落块,从而实现产品信息可追、可查、可信且不可篡改,完全实现产品供应链溯源、产品碳足迹以及企业组织碳管理。

  而“碳链组件”与同类产品最大不同在于,只需扫描组件二维码,即可直观读取产品信息、碳足迹报告、生产工厂、原材料溯源、ESG报告等关键信息。这是行业内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光伏组件碳足迹动态追溯。

  通过更真实可信的溯源数据、更科 学有效的防伪手段,协鑫碳链及其上链产品可有效实现从源头开始降碳控碳脱碳,并大幅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此外,由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协鑫科技联合蚂蚁集团共同研发的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将有机融合区块链数字技术与颗粒硅低碳科技,持续高效放大光伏全产业链控碳减碳效应。

  协鑫集成执行总裁张坤表示,协鑫碳链是全球首家基于颗粒硅技术+区块链技术+数智化技术的光伏产业碳链管理平台,实现颗粒硅组件产品低碳足迹的可视化、可量化及可信化,在动态追溯下单块组件碳值达到全行业最低,未来协鑫碳链将加速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协作。

  张坤还介绍,协鑫集成近期将交付具有德国莱茵TÜV认证标识的首笔协鑫碳链组件订单,由此通过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得到业主方进一步认可,增强了组件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当前,低碳生产、低碳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一方面,中国正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而另一方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进口至欧盟或从欧盟出口的高碳产品,将缴纳相应额度的税费,或退还相应的碳排放配额。CBAM定价机制的提出,对中国光伏企业将带来重大影响。

  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新变局,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影响着国内光伏企业的长远发展。今年6月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强调要“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先行先试。选取重点外贸行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

  “协鑫一直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同时,在碳足迹管理方面也具有天然优势——协鑫的光伏产业链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且上游还有颗粒硅这个全球唯一被市场大规模验证认可的低碳产品。”协鑫科技副总裁宋赟波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协鑫碳链可以弥补中国光伏产品碳足迹上的不足,为我国打造本土光伏行业绿碳因子库,探索制定碳足迹行业标准进行积极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据介绍,协鑫集成旗下TOPCon系列组件的6款明星产品已于5月21日通过德国莱茵TÜV的严格审核,获ISO 14067产品碳足迹证书。这不仅标志着从原料溯源到产品碳足迹认证最终实现追溯信息在区块链锁定,协鑫碳链平台体系全部打通,而且通过德国莱茵TÜV鉴证标准,表明该产品的碳足迹已与国际化标准接轨互认。

  张坤表示,目前协鑫碳链及其产品的开发处于1.0阶段,该阶段目标是实现链上每一个产品的商业化,为碳链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带来溢价;后续的2.0阶段,公司将积极参与行业低碳相关标准的编写、制定,通过数据基础来支持光伏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规划并赋能光伏主辅材供应链精准降碳。(刘丽丽)

责任编辑:何俊熹

  在一轮轮的企业培训中,李岑岩能明显感到业内人士对“合规”更重视,她认为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先知行合一”中“知”的阶段。在思想意识改变后,才能探讨技术层面的合规建设,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合规人才队伍。

  那场比赛中,易建联腿部肿胀,双腿发沉,但在攻防两端不遗余力。终场前2分57秒,易建联摘下篮板后没有队友接应,球被对手掏走之后,易建联恼怒地捶打地板的画面,至今令中国男篮球迷泪目。

  “河对岸还有零零散散的园区,我担心遇到缅甸人,又把我卖过去,就顺着乱草堆和泥巴路跑S形。跑了一个多小时,看到一个保安亭,感觉没那么危险了,我就用手势和他们比划。”

  日前,她与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会面,知道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在迅速发展,星巴克在中国也在不断开出新门店。她说:“向中国出售咖啡和美容产品对美国没有国家安全风险,还为美国创造了就业机会。”美媒推测,雷蒙多访华时可能会带上一份“办事清单”,希望中国向更多美国电影和娱乐产品开放市场,鼓励星巴克在华扩店,以及促进美国中小型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在华销售等。

  朱凤莲介绍,今年以来,大陆海关从台湾地区输入大陆的芒果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纹粉蚧。该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将对大陆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作为重要的中国民间智库之一——全球化智库(CCG)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二轨外交(非官方外交)”。今年7月,当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开启北京之行时,CCG专家团也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横贯美欧亚12个国家和地区的调研和交流,这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一站——美国。记得去年,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我们用了10天的时间与美国学界、商界和智库界人士举行了30多场面对面的深入接触。对比去年,这次美国调研在大背景上有很多不同,如:没有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中美双边航班正在恢复之中;美国国务卿、财长等官员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商界人士年初以来纷纷访华;此外,就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政治周期也已经拉开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智库正在对“进入新‘窗口期’的中美关系”作出新的研判。

夏尚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