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传承非遗壮族嘹歌 新潮演绎助传唱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17 09:23:15

  中新社南宁6月16日电 题:年轻一代传承非遗壮族嘹歌 新潮演绎助传唱

  作者 林艳华 俞靖 王伟臣

  广西纳娋组合推出以壮族嘹歌为主旋律的新潮民歌作品《欢壮》,在唱段中融合壮族方言和普通话,加以流行伴奏,颇具当下审美。

  “新颖的编曲和演绎方式能让壮乡山歌更好传唱。”该组合成员滕符巾近日受访时表示。

  壮族嘹歌是广西古老山歌,因歌词中带有“哈嘹”“嘿嘹”等衬词而得名,流行于百色平果、田东等地区。2008年,壮族嘹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校园走出,传承山歌文化。广西纳娋组合由四名热衷山歌文化的女生组建,四人从广西艺术高校毕业,有“95后”也有“00后”,年轻活跃的思维让传统山歌焕发新生。

  滕符巾介绍,组合成立后,常常通过创作新潮民歌来推广山歌文化。她们所创作的歌曲《欢壮》,使用百色平果的“哟依嘹”曲调编创融合。由于传统壮族嘹歌以壮话演唱为主,为打破语言隔阂,她们在壮语唱段中融合普通话,保留壮族嘹歌唱腔魅力的同时,令作品通俗易懂,更易传唱。

  此外,滕符巾在2023年因参与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赴马来西亚演出,凭借山歌与杂技元素相结合的新颖演绎形式,传统壮族嘹歌唱响海外。

  “年轻人更容易将山歌与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使山歌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从而吸引年轻群体的兴趣。”滕符巾说。

  在广西百色田东县,每至壮乡节庆时,人们赶歌圩,以嘹歌会友,已成为当地民俗主要表现形式。田东仰岩歌圩传承人农正甫介绍,壮族嘹歌以即兴演唱,对歌等形式受到民众青睐,但随着壮话等方言在年轻人生活中使用频率的减少,学唱门槛高等因素,让壮族嘹歌面临传承难等问题。

  为让壮族嘹歌延续传承,农正甫 收徒传唱,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城市交流,展示壮族嘹歌,并定期在广西高校任教,以“非遗入校园”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嘹歌技艺。

  得益于老带新的技艺传承,壮族嘹歌在校园扎根。师从农正甫的李丽成为少数民族音乐的推广者,作为田东县平马镇中山小学音乐教师,李丽成立了校园山歌合唱团,通过教授壮话,嘹歌技艺等,带领汉族与壮族学子参与歌圩活动,高亢山歌在学堂唱响的同时,让山歌文化根植在壮乡学子心中。

  李丽认为,壮族嘹歌是壮族文化的体现,传承嘹歌让当地方言以及少数民族山歌得以延续。(完)

阿根廷首发已经出炉:这样的超豪华阵容,由梅西领衔,阿根廷应该可以击败沙特的!

小张经常能抢到位置,并且会拿本书占个座位等着我慢悠悠地过去,他看到我就挥舞着手大喊:“你快去打饭,我这里有座位。”

随后柯林特·史密斯补充称,孩子更觉得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这支叫“鲸鱼”的球队,衣服上的标志是一条龙而不是鲸鱼。

就在大家都以为比赛将以美国队赢球告终的时候,贝尔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在海报中,姆巴佩位居C位,在他左右的是梅西和马尔基尼奥斯。本届世界杯,一共有11位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的球员得到了国家队的征召,踏上了卡塔尔的旅程。官推写道:“祝我们的11位国脚在世界杯期间好运!”

工人群体在工业革命中不断壮大,足球这项运动也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在全世界开花。

叶志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