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滥打生长激素,当心“追高”变坑害

来源: 南风窗
2024-06-05 04:57:33

  身材高大,择业、择偶就有优势;个头矮小不仅别人看不上,自己也感到自卑。社会竞争激烈,身高几乎已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高人一头”,若难以做到,至少不能 “低人一等”。担心孩子最终“长不高”的家长,就会想出各种招数来增高,给孩子打生长激素,也在家长的增高“工具栏”里。有些医生看到赚钱的机会,把生长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药”,进一步加剧了滥打生长激素现象

  孩子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顾名思义,生长激素参与生长,缺乏会导致特发性矮小等疾病,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生长激素。此外,有些早产婴儿(小于胎龄儿)出生后生长迟缓,可适当补充生长激素。只要遵循诊疗规范,按照适应症用药,注射生长激素就会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好手段。

  生长激素不可缺,但也并非多多益善。激素超量副作用就会很多,像何丽的孩子这样经常感冒发烧还算小事,严重者还可导致甲状腺机能减退、内分泌紊乱、关节疼痛、脉管综合征等。公众不能“谈激素色变”,但对激素的副作用也不能视而不见。

  把特殊疾病的特殊治疗手段,当作普适性手段,是十分常见的健康误区。被泛化的断骨增高、被滥用的降糖药减肥等,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生长激素被滥用再次说明,针对性很强的医疗项目被生活化和普及化、特殊药品被当常用药品滥用等,这种趋势值得警惕。

  只看到药品的治疗作用,看不到毒副作用,则是健康素养方面普遍存在的短板。明知减肥禁药毒性极大,仍敢豁出去用药;非法诊所以数倍剂量使用激素或抗生素所产生的短期“神效”,让部分民众以为“神医在民间”等,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治理生长激素滥用除了要就事论事,还应该上升到正确看待药品的作用与毒副作用的高度,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科普,让民众不再对药品的毒副作用满不在乎。

  继7月18日上午,大陆高校师生一行参访了台湾文化大学之后,18日下午一行又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马英九也一路陪同大陆师生,参观了肉形石、乃孙作祖己鼎等“镇馆之宝”。

  ②当然目前我们也采取了很多的举措,比如说上半年人民币的贬值,以及我们对于外贸促进的一些手段也在逐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方面,我们新的外贸竞争力和出口新行业的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下半年的这种压力。

  2013年,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不仅是行业占比在提升。对比这两个月,行业订单总量增长了6800万单,聚合平台的增长为6500万单,直接通过传统的自营打车平台打车的订单量增长仅为300万单。

  经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左卡尼汀口服溶液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苯甲酸钠。

  据东航介绍,从C919商业运营伊始,在各个服务环节深度融合“精准、精致、精细——精彩”的“四精”服务理念:为C919客机提供“玖”系列主题餐食,定制了纪念纸杯、清洁袋,并配备具有国风特色的专属航空安全须知视频。7月1日开始,东航在C919执飞航班的餐食“上新”,新增本帮熏鱼、本帮蝴蝶酥等具有上海特色的航空餐食,提升旅客乘机体验。(总台央视记者 王善涛)

何浩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