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生活这个“课堂”(人民论坛)

来源: 企业网
2024-05-31 17:18:18

  “萌娃变身大厨”——江苏徐州一所幼儿园,孩子们做饭的视频,引得网友惊呼连连。孩子们在劳动课上添柴烧火、揉面炒菜,一个个有模有样、有板有眼。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增强了动手能力、掌握了生活技能,还学会了分享。

  这些新颖的“课堂”教育 场景,不仅让孩子和家长欢欣、引发社会关注,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就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实践表明,真正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们在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的同时,获得心智的开化、生命的启迪、人生的成长。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如果只有分数与排名、没有思考与阅历,只有书本和试题、没有真善美的启迪,就会为成长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表明,学校教育远不止于“我在上面说,你在下面听”一种模式,课堂也远不只是教室里面的几十分钟。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孩子认知特点出发,课堂可以无处不在,教育可以随时发生。

  探秘湖北武汉光谷,体验前沿科技带来的心灵震撼,在心中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走进毛乌素沙地,亲手种下沙柳,体会“人进沙退”的来之不易;前往宁夏固原任山河烈士陵园,徒步祭英烈,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思政课“行走”起来,更具有穿透力。

  在山东青岛,一名小学生乘坐公交车时因卡内余额不足而得到驾驶员的帮助,女孩郑重写下“1元欠条”。不久后,妈妈带小朋友来到公交车站表示感谢,并捐赠了一张公交卡,用于帮助有相似经历的人。家长善于寓教于事,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经历,让这堂诚信与感恩的课上得生动而深刻。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当孩子们走出校门、走向辽阔的大地、走进火热的实践,教育也就走出了围墙。在广袤大自然中探索奥秘、感悟哲思,在广阔社会生活中了解社会变化、历史变迁……孩子们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书本本”真正刻进了“心窝窝”。

  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大到危难之际能否挺身而出,小到十字路口是否红灯停、绿灯行,那些耳濡目染中形成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往往会伴随孩子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当有师者的自觉,努力做到一言一行树形象、一举一动见文明,全社会协同育人,一起营造孩子成长的大课堂。

  “应对这样的挑战,必须依靠科学实证。”克勒希·乔鲍表示,当今的联合国致力于将科学的、系统性的评估手段应用到联合国系统的各项工作中,如此则需要科学界充分参与其中,共同探寻良策。他感谢中国水科学界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做出的贡献,并认为,基于科学的水危机解决方案也将为其它领域提供宝贵经验,促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strong>京津豫惠及民生</strong>

  “以前村里没有产业发展,只能出去务工或者采摘点茶叶维持生计。”草莓种植户兰锦弟说,现在很多人回乡种植草莓、向日葵、油菜花、玉米等,“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

  值得一提的是,按惯例,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崇左2月4日电(罗国庆 许志平 农基椿 农振华)近日,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金龙镇迎来隆重而热闹的“侬垌节”。当地壮族民众身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迎接新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健康平安。

  裸心堡的前身是英国人梅滕更于1910年建立的莫干山1号城堡式别墅。它依山而建,如今是亲子游的热门打卡点。

詹威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