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转型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7 16:19:41

  中新网金华6月6日电 (钱晨菲)“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农历五月杨梅成熟,在位于浙江金华兰溪的杨梅种植大棚内,一颗颗杨梅已挂满枝头,果农穿梭其间忙着采摘。

  马涧镇地处浙江兰溪北部,是中国杨梅之乡、精品杨梅第一镇,杨梅栽种面积为4.3万余亩,占兰溪杨梅总栽种面积的70%以上,年产量3万余吨,全产业链产值超7亿元。其中,大棚杨梅约3000亩,占浙江省70%以上,是该省最大的设施杨梅栽培基地。

  据悉,马涧杨梅品种主要以东魁、黑炭、木叶为主,现有杨梅类专业合作社46家,家庭农场215家,加工企业3家。马涧曾获得“全国十大精品杨梅”“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浙江省优质农产品”等荣誉。

  马涧镇人大主席包俞良介绍,“今年的杨梅品质比往年明显提升,优质果率大幅度提升,价格也持续上扬,大棚杨梅每斤比去年提高10元以上,露天杨梅每斤比去年提高3元以上。”

  品质的提升,得益于当地持续贯彻科技富农、创新强农的理念。近年来,当地加快以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实现全链式转型,因地制宜发展马涧特色杨梅产业,聚焦“地标富农”,围绕产业链、贯通 培训链、强化服务链,2023年实现杨梅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6.5亿元,快递单量达25万单,同比增长148%。

  兰溪市马涧镇党委书记王文新介绍,为了破局“靠天吃饭”,该镇在浙江率先采用大棚杨梅种植技术,扭转传统种植过度依赖自然条件的局面,极大降低天气因素影响;实施杨梅健康栽培生态指标研究项目,与浙江省农科院签订《杨梅综合指数研究合作协议》,建立微生物菌肥试验等示范点,为杨梅种植环节赋予科技初始“土壤”。

  不仅如此,当地还精准施力,实现“知天而作”。当地构建了“杨梅产业大脑+梅好农场”数字平台,推动杨梅产业智能化转型,实时监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自然要素,实现智能监控、自动管理;投入使用“水肥药一体化”控制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等数字设备,动态监测和及时管理杨梅种植,实现一部手机“搞定”农业生产。

  “为了实现三产融合,我们一方面加快推进以农产品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运输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深化农旅结合,2023年以来,创新推出‘认养一棵梅’云种植活动,村集体统一流转失管杨梅树近3000株,打开了三产融合新局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王文新说。(完)

  创新,是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未来将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勇当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两个开路先锋。”中央候补委员、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

  碰上阴雨天气,能见度很低,站在都安隧道入口处往里看,只能看见十来米的距离,再往后便被黑暗完全吞没。隧道内伸手不见五指,探照灯带来的光线仅能提供前方几米的视距,黑暗使得整个隧道空间显得格外压抑。

  为此,在技工学校支教的天津援疆教师也积极参与需求对接,并组织当地农牧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了技工学校和园区企业的联动,推进了“技工学校培训+园区就业主渠道”模式的落实。

  泰国是中国游客青睐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海南航空现已开通北京—曼谷航线,每周执行一班往返,还将于2月24日起全新开通广州—普吉航线,每周二、三、四、五、日执行五班往返。海口—曼谷的开通,将为广大旅客提供又一条赴泰的便捷之路。

  ChatGPT本质上是一个基于统计的语言模型。当然,它现在还只是一个语言模型,以后应当会逐步发展到多模态,比如为图片(拟出)对应文字,给出对图片的理解等。与人聊天只是它能力的一方面,更多地还是内容生成的能力,包括未来可能更多地把它运用到写作上。

  同时,积极主动介入议程而不“失准”“失真”。既要把握当代国际传播领域的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又要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准确,恰如其分地掌握国际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

陈雨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