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10米到太空,感受中国人的浪漫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4 12:44:01

  中新网12月30日电 人类天性中对高空的向往和探索始终存在。200万年前,爬到树顶,人类祖先不借助任何工具,征服了第一个10米高度。如今,随着科技不断强大,人类的探索到了哪个高度?那我们就从10米开始,讲述在过去的一年中国不断探索、攀登的脚步。

  点击长图,从下往上,感受中国高度。

  10米,紫禁城围墙的高度,也是中国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距地面的高度。2023年9月26日,光谷空轨旅游线正式开通运营。列车倒挂,无人驾驶,270度观景车厢……“人在空中游,景在脚下飞”,科幻感拉满。

  在海上,最大高度72.2米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历时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于2023年11月4日顺利完成命名交付。爱达·魔都号全长323.6米,总吨位13.55万吨,拥有2125间豪华客房和套房,满载可容纳5246名宾客,将于2024年元旦开启首航。

  穿越海域,163米,这是港珠澳大桥主塔的高度。4月1 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是全球第一例集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大桥,大桥主体工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旅游正式向公众开放。

  跨过山川,一路向西,中国人在4410米的高度,尝试和宇宙进行更多交流。5月10日,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开启了由中国引领的宇宙线探索时代。宇宙线是宇宙高能粒子流的总称,它就像是来自宇宙的“雨滴”,携带各种神秘信息抵达地球。而这个占地1.3平方公里的探测器阵列,如同一个巨大的集雨装置,每天能捕获几十亿个高能宇宙线事例。

  8848.86米,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高度,人类探险的极致挑战。5月23日,13名中国科考队员成功登至登顶珠穆朗玛峰。本次科考顺利完成了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等10多项任务。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五星红旗首次在世界之巅亮相。随着经验的累积和登山设备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冲顶世界最高峰。

  超越珠峰,12100米,是中国C919大型客机的最大飞行高度。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中国人在自己的大飞机上,感受“国色染山河,目之所及皆美好”。

  仰望苍穹,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400千米,这是天宫空间站的运行高度。10月29日,神舟十七号与神舟十六号两个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面。这是在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周年之际,我国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航天员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同框。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从飞天圆梦到梦圆天宫,目前已有20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距离,约5500万千米,而火星距离地球最远的距离超过4亿千米。这意味着,火星上的探测器与地球进行一次通信,最短需要约3分钟,最长需要约22分钟。4月2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和火星地理实体分布图,22个地理实体以漠河、周庄等中国地名命名。自此,火星大地有了中国标识。

  这就是中国探索,中国高度,向着广阔天地,迈出永不停歇的脚步。(完)

  (创意:谷丽萍 姚岚 孟湘君 制图:陈善坤 文案:许佳雯 剪辑:刘伊梦)

<strong>  出境游业务将迎来“反弹式恢复”</strong>

  武汉理工大学的阿尔及利亚籍留学生瓦利德·侯赛因正在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他说,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良好的社会治理需要付出极大努力。从医务人员的调配、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供给,到疫苗研发以及对多国提供援助,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挑战时展现出的治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令世界惊叹。“无论在我生活的武汉,还是在去过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我看到民众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中国的努力让我有充分的安全感,这也是我决定留在中国的重要原因。”瓦利德说。

  与“非典”正面交战,让刘玮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价值。也正是在抗击“非典”科研第一线,刘玮有了更多同国内、国际的公共卫生、病毒、传染病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进行近距离交流和深度合作的机会。

  业内专家建议,打好政策“组合拳”,在生育支持和家庭发展方面持续用力,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税收、社保等政策适当向生育子女的家庭倾斜,探索完善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激发生育潜能。

  莫特和里德的遭遇并非个例。就职于马里兰州司法和警察责任联盟的黑人女性欧文斯称,在美国,人们通常认为种族主义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欧文斯的堂兄2020年被一名黑人警官开枪打死,“我们被告知,如果一个黑人杀死另一个黑人,那不是种族主义,而是‘黑人对黑人的犯罪’”。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strong>题:饱口福、品文化、享玩乐——元宵节消费市场一线观察</strong>

李希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