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武汉专家完成异体小肠移植术 患者获生机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2 21:59:28

  中新网武汉1月17日电 (马芙蓉 王继亮 聂文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近日为一名肠坏死患者实行异体小肠移植术。该手术的成功,将为肠衰竭及短肠综合征病人带来新希望。

  家住湖北洪湖的吕先生(化姓),在去年11月初患上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坏死。经抢救,坏死的小肠大部及右半结肠被切除。剩余的小肠不足80厘米,难以维系全身营养,吕先生出现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等短肠综合征表现。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最主要器官,正常小肠长5-7米。医学上将短于1米的小肠称为“短肠综合征”,患者的进食不能被消化吸收,只能依靠输营养液提供肠外营养支撑。但输营养液并非长久之计,过程中,肝脏等器官会因“闲置”太久而丧失功能,最终病人将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小肠移植是“短肠综合征”病人的最后希望。

  去年12月,吕先生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求诊。该院胃肠外科专家商议后,决定为吕先生实施小肠移植。

  很快,一名脑死亡患者捐献的小肠,与吕先生配型成功。今年1月12日,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团队为吕先生实施了异体小肠移植术。医生将修剪后的3米小肠供体植入吕先生体内。经过重建血管、吻合小肠等操作,肠壁由白色逐渐恢复红 润,小肠蠕动正常,手术获得成功。

  武汉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介绍,因存在难吻合、易排斥、常感染三大难关,小肠移植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移植过程的管理均面临较大挑战。目前,吕先生肠功能恢复良好,可以自主排气。团队将加强护理、监测,持续评估患者状况,帮助患者度过感染关、排斥关。(完)

  多年来,青海制定印发多个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文件,对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给予补贴奖励。为更好保障残疾人病有所医,该省印发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将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纳入重点医疗救助对象,按规定享受资助参保、门诊和住院等医疗救助政策。

组织了一场认亲仪式

  如果巴西方面对桑托斯的指控成立,他可能会被判处最高五年的监禁,外加罚款。

  宋延林表示,研究团队所采用的连续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主要在两方面上取得了重要改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日电 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介绍,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黄璐琦称,对于上述做法的疗效,在去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报告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家庭为单位申请配置指标的过程中,家庭申请人不能同时再以其他形式申请配置指标。作为家庭申请人参与家庭申请后,原个人申请即自动取消。

傅岳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