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评论员观察)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2 22:23:00

  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尽情绽放,中华文化将越发光彩夺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厚滋养

  善用文化之力,让各族群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 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不久前,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在排练室里领舞《奔腾》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尽管姜铁红当天只是日常穿着,却将这段蒙古族舞蹈跳得潇洒恣意、韵味悠长,被网友评价“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更令人意外的是,作为这个经典舞蹈第五代领舞的姜铁红并非蒙古族人,而是朝鲜族人,编创这段舞蹈的马跃教授则是回族人。多民族文化交融交汇,结下艺术硕果,展现经久不衰的魅力。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新时代以来,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到借助对口帮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再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务实的举措、有效的行动,筑牢了民族团结的根脉,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枝繁叶茂,才更显主干生机。近期,反映哈萨克族生活和文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国内走红,也在海外受到追捧,成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扇窗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尽情绽放,中华文化将越发光彩夺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丰厚滋养。

  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工作落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在云南昆明盛高大城社区,汉、回、彝、白等20多个民族的居民生活在一起,每年邻里百家宴、火把节、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让人应接不暇,邻里亲如一家。可见,社区是增情谊、促团结的有效物理空间,更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也应看到,如今各族群众对信息的交流、对文化的体验,很多都是在网络空间完成的。这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并用好互联网,让网络虚拟空间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新赛道上,伴随着车轮滚滚向前的,是新老汽车城的“强势崛起”和“脱胎换骨”。广州提出逐步将汽车产业规模提升至1.5万亿元,正从“汽车之城”向万亿级“智车之城”发力;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超多强”的企业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已培育年产值千亿元企业1家、百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2家……

  <strong>抗病毒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哪些风险?</strong>&nbsp;

  还有些医药企业运用再融资方式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布局疫情防护安全线。其中,鲁抗医药披露非公开发行提示性公告称,拟募资12亿用于抗病毒抗感染、减热阵痛药品扩产。

  元旦期间机票“量价齐升”

  逐一翻看学员们的新年愿望卡片,记者发现很多同样有着戍边志愿的学员:学员言善民说想去西藏守防,他的家乡在甘肃武威,更能适应边关的艰苦生活;学员黄浩毕业后想去东南沿海,到军事斗争一线部队去……

  此外,记者今天从通州区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1月2日凌晨,两名男子在通州区漷县镇张庄村北运河上掉入冰窟窿,经过消防救援人员和蓝天救援队队员7个多小时的搜救,两人相继被救出,遗憾的是均已无生命体征。

彭旻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