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网络正能量,节日新表达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1 11:46:21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宋宇晟) 粽叶飘香,意蕴悠长。端午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里丰富多彩的民俗体验,已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也是当前网络空间凝聚共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路径。

  今年3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经过初选、专家审核评议、网络展播投票、终选以及结果公示,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其中的很多正能量作品与传统节日相关。

  当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突破次元壁,抵达网络空间时,这些穿越千年的传统节日也正成为互联网世界的文化新体验,就连电子游戏中也构建出中国传统节庆的“赛博新景观”。

  “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表达系列圆桌谈”讨论了传统节庆文化在虚拟世界不断创新的表达方式。H5游戏“何在:端午旧梦记”用游戏的方式带网民体验端午民俗、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皓月名楼 诗意中华”网络中国节·中秋赏月直播活动,不仅展现了现实世界的中秋节,还有数字虚拟人邀请网民共赏花月成双美景。

  随着时代变迁与无数中国人走向世界,中国传统节日正成为全球华人共同节日记忆,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呈现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世界感知中国打开一扇窗、为文明交流互鉴架设桥梁的现实意义。《第3286个站》告诉我们,“从世界,奔向家”是每个游子对春节从古至今不变的理解。

  如今,与互联网相遇、表达形式不断丰富中国节日,让网生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基因觉醒”,其中饱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成为当下网络空间的正能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论是春节前归乡的步履匆匆,还是端午节门前的一束艾草,抑或是中秋夜故乡的一轮明月……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基因纽带与精神内核从未中断,其中所展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也必将影响一代代中华儿女。(完)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官微消息,2月13日(周一),天气晴,机动车限行尾号5和0,北京中小学开学首日,全市近200万名中小学生返校开学,又恰逢周一常态早高峰,受通勤、通学出行叠加因素影响,路面车流量加大,城市路网运行将呈现交通压力突出,高峰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特点。为此,为保障好广大市民交通出行,特别是中小学生通学需求,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发布2023年首个交通出行预警。

  1994年出生的刘树柏与呼和浩特结缘6年,目前在该项目上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他笑称,为一线建筑工人搞后勤是自己的工作之一。

  重型越野轮胎吊调试工杨森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讲述:“最具考验的是太空舱的拼接,它不是整体造型而是拼接出来的。拼接它时需要吊车的平稳性和精准度,现场施工人员多、空间狭小,吊装危险性大。减少拼接次数就是降低风险。”说到这里,杨森充满了自豪。

  做好春耕备耕、春季田管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为打好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各方着力下好“先手棋”,确保化肥、农机等农资保障。

  据说,为了让消费者了解杉杉西服水洗不变形的特点,杉杉服装店门口摆着两台洗衣机,里面翻腾着杉杉西服,当脱水甩干的皱巴巴的西服被工作人员抖了抖之后,围观的人们服了。

  是“毛毛姐”的本名,是贵州一名普通“90后”男生,是网友眼里粉丝几千万的“网红”、“带货主播”;在沟通如何定义头衔时,工作人员希望冠以“达人”的身份;他自己的梦想是做“演员余兆和”,但觉得自己“网红”的标签更大一点。

吴怡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