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日产10吨氢气液化工厂即将投产 “氢”能商业化拐点加速到来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2 08:42:39

  中新网苏州6月1日电 (记者 魏园 唐娟)“10吨/天大规模氢气液化工厂不久前完成了试运行前的首次评审会。所用装置是国内首套大规模10吨级氢液化装置,标志着液氢超级工程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液氢制储运领域的空白。”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战略总监魏蔚表示,这一产能是液氢走向商业化生产的经济平衡点,是液氢利用从航天试验走向工业和民用的重要契机。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张家港市的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国内首台10TPD氢液化工厂核心设备正是从该工厂下线并在山东省的齐鲁氢能液氢工厂进行应用。魏蔚表示,装备采用国际先进的多级预冷氢膨胀制冷技术,核心设备20K氢液化冷箱和多台氢膨胀机采用紧凑高效的结构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装备克服了氢气液化规模小、能耗高的痛点,可大幅降低液氢的生产成本。同时对于加速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为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绿氢,从西部及深远海到东部的输送提供重要保障。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年报显示,氢能产业正迅速成为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共发布438项氢能政策,包括发展规划、财政支持和项目支持等。此外,全国已建成运营燃料电池热电联产与发电项目91个,覆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计规模达19.3兆瓦。氢的生产和消费价格指数均有所下降,显示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

  在张家港国富氢能的生产基地,可以看到氢能全产业链高端装备的完整生产线。从为国内首台大功率氢能源调车机车“氢龙一号”,提供国内最大储氢能力的供氢系统,到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为交通接驳保障服务的氢能客车提供首批国产车载供氢系统,再到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氢能载客车辆提供车载供氢系统,国富氢能致力氢能装备的智能化、规模化、国产化制造,成为江苏省新能源集群氢能产业链中准链主企业。30多家氢能企业在张家港集聚,形成了百亿级的氢能产业创新集群。

  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我们正在继续研发液氢的储运环节产品,如满足水陆多式联运要求的罐箱、轻便的车载液氢瓶等。这些产品将推进液氢从生产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建设。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国产化替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核心装备实现自主可控,为氢能产业链的商业化运作提供重要支撑。”国富氢能研究院院长王朝在介绍企业创新研发及商业化应用时,提及最多的便是国产化这个关键词。

  业内人士分析,国家围绕氢能产业的创新性政策不断发布,加上氢能产业国产化程度不断提升,“氢”能商业化拐点正加速到来。

  魏蔚表示,氢动力具有清洁低碳、加注快速、续航里程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长距离或重载运输,在道路、轨道、海运和航运等方 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短期内还难以推广到小型乘用车中。在未来二十年,在交通领域,氢能和其他能源将同时并存。氢能正给越来越多的行业带来改变,随着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逐渐展现经济优势,工业领域加快探索氢能清洁替代。“到2035年氢能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50年之后产业规模将达到顶峰。”(完)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1月14日19时50分,2023年春节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破5000万。《无名》、《满江红》、《流浪地球2》分列预售票房榜前三位。

  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小年。当日,河北易县首届“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活动启动。

  郑振霖大学毕业后,在英国和东南亚地区奋斗过5年,取得一定成绩后回国创业,“主攻”农业领域。他创立的湖南侨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湖南、宁夏、云南等地建有3万多亩现代化蔬菜基地,并利用自身资源打通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湖南桂阳等三个蔬菜基地带动7500余农户就业增收。2022年,他被湖南省共青团评为首届“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中水电公司有近70年历史,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建设了800多项水利水电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据介绍,中水电公司是中国水电行业最早“走出去”的企业,所建设的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被印在当地货币上,建设的苏丹麦洛维水电站是非洲最大的水电项目、被誉为苏丹“三峡工程”。

  节目精彩不断,旅客笑声不停。在《玉兔报春福》节目中,一边是中国铁路书法协会会员、列车员安婧现场为旅客展示书画才艺,一边乘务人员将书写的春联、福字及小纪念品送予旅客。机械舞《青春炫舞》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歌曲《新年快乐》表达了旅客与家人久别重逢的期盼心情,愉快的氛围让归乡的路不再孤单。

  “今天是小年,咱们边境踏查的主要任务就是扫尘,让界碑干干净净地过小年。”陈瑜边说边嘱咐大家带上清水、抹布。顶着烈日,攀峭壁,淌河水,跋高山,汗水浸透衣衫,但民警们举着国旗的手臂从未放下,巡逻边境的脚步从未停下。徒步两个多小时后,陈瑜和民警们终于到达中老42-1号界碑。经过仔细擦拭,界碑焕然一新。

姚逸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