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万高铁最高桥墩完工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2 10:52:26

  中新网重庆6月11日电 (张旭)记者从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6月11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渝万高铁蔡家沟双线特大桥16号墩完工,该墩是渝万高铁最高桥墩,其封顶标志着渝万高铁全线桥梁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作为渝万高铁重难点工程,蔡家沟双线特大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桥长2113.308米,由中铁二院设计、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该桥15号墩、16号墩设计墩高为150.5米,同为渝万高铁全线最高墩。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施工工艺复杂、质量控制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为确保施工安全,解决高桥墩施工难题,项目采用了液压爬模施工工艺。

  据了解,液压爬模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特征,可在施工中实现智能后移、智能同步爬升、智能 监测、自动喷淋养护等功能,最快可达到“4天一模”,相比传统工艺,施工作业效率、安全性均有较大提升。

  据介绍,蔡家沟双线特大桥15号墩已于2024年1月封顶。随着此次16号墩的封顶,渝万高铁最高墩建设已告一段落。目前,蔡家沟双线特大桥各项后续施工正有序进行,大桥预计于2025年6月底全部完工。

  据了解,渝万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江高铁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在渝东北地区与已通车的郑渝高铁形成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双通道”,进一步便利沿线居民出行。(完)

只要有呼吸急促、憋气等症状,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所拥有的强大公共外交功能,使之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与政府、政党、议会等的交往方式一样在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间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渠道。“民齐者强”,推动深化国家间民众的相互认知,哲学社会科学在夯实国家关系的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担当起塑造和展现中国软实力的设计者和传播者的责任,不断完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平台对话,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提升国家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通过学术交流,为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研究与传播,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重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文明形态的理论体系,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独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北起中国昆明,南连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于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近九成跨境货物过境老挝后,向南转运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超越了中老两国双边合作范畴,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亚太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供了新机遇,其带来的国际示范效应也正逐步显现。

  同样让我们难忘的,还有打造华龙一号“中国芯”的年轻人,书写“治山斗水保畅通”传奇的铁路人,前赴后继、风雪无阻的青年抗疫突击队……以实际行动展现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他们正在成为中国的脊梁。

其实与很多老年人类似

  <strong>营运驾驶人员:加强自我健康监测</strong>

李俊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