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评价姜萍“走红”:创新发现离不开三种品质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19 12:56:36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范宇斌)17岁中专生姜萍因为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最近引发外界关注。

  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18日在第十七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提及姜萍时,评价她是一位自主、专注、坚韧的女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孩子能够自主、专注、坚韧的话,一定会成为拥有创新发现的人。”

  论坛上,倪闽景以“科学教育的新逻辑”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科学知识,而是锻造每一位孩子的自主、专注、坚韧,“这三种品质是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力量”。

  倪闽景表示,科学教育的新逻辑就是为创新而学,将来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创新发现。“科学教育一定要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而不是针对那些尖子生。创新没有天选之人,每一位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多样化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方法。”倪闽景认为,多样化的好处是哪怕有缺点和错误,它都能够成为创新的资源。“通过统一的教学过程,追求一样的标准答案,来获取高分、进入名校,这样的逻辑已穷途末路。考试还是要有的,但是一定要走向以基础为本、多样化的方向。”

  “科学教育不是做题,而是让孩子们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形成志趣。”倪闽景谈及,科技越来越发达,而人最大特点是能发现新的现象。对此,他建议,孩子们要到大自然去,通过大自然最丰富的色彩、声音、形状等,培育强大的感官能力。“万物皆可研究,通过动手实践,加强实物学习,可以培养多样化的兴趣和视角。”

  展望未来 ,倪闽景表示,只有教育领先了,人才才能领先,科技才能领先。“科学教育的新逻辑,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能够让人们未来生活得更好。”(完)

  另外,由GAI周延演绎的互动说唱《新年愿望》,录制前在新媒体平台发起面向全国网友和全球华人的新年愿望征集活动,所征集到的网友愿望将被制作成一棵AR愿望树,实现融媒交互跨屏联动。

  坚持“五育并举”,优化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学生评价机制改革,秉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综合动态评价的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ICU里,彭振丽经常能在口罩和帽子的缝隙间看到一双双陌生的眼睛,他们可能来自内科、普外科、消化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各个科室。在医院的调配下,有8位医生前来支援,加上ICU原本的7位医生,共同负责这个病区的18张床位。

  在新冠感染诊断方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冠病毒传感器,可同时提高检测准确性和速度;研究人员还发现,花椰菜和其他十字花科植物有望成为对付新冠病毒的有效武器;美科学家还发现,新冠嗅觉丧失症由炎症而非病毒本身所致;研究人员还利用CRISPR技术,成功预防并治疗了实验鼠的新冠感染,这是首次借助该技术来治疗新冠感染。

  近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折合1780.8亿美元,增长12.2%。分析认为,这意味着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再创史上新高几无悬念,这在全球经济增速整体放缓背景下殊为难得。

  论坛强调,2022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我们在南京举办此次论坛,共同缅怀抗日先辈们的历史功绩,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黄埔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黄埔同学及其亲属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两岸黄埔组织、黄埔同学及其亲属共同开展反“独”促统运动,要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国家统一广泛凝聚人心;赓续黄埔情缘,为促进国家统一汇聚强大力量;践行黄埔初心,为促进国家统一发挥积极作用。广大海内外黄埔军校校友及后代必须牢记历史使命、顺应历史大势,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陈宥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