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非遗在传承中焕新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4 20:08:27

欧盟成员国同意将自愿减少15%天然气需求目标延长1年日本打扑克又叫又喊,

  “利川坝漆曾名冠全球,我们年轻一代更要把它传承好。”春节假期,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镇,田亚仍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围在了炉火旁,开始赶制今年参加艺术展的手工艺品。

  “坝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动琥珀色,提起钓鱼钩。”这是对“利川坝漆”最真实的写照。利川坝漆因产于毛坝镇而得名,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存技艺。2021年,坝漆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何让漆器再度流行起来,得到年轻一代受众的喜爱,成为90后漆匠田亚研究的方向。在田亚的作品中,鸡蛋壳、橘子皮等都成了他制作漆具的选材。

  “这件作品的‘画板’是在麻布上反复刷漆打磨而成,再用鸡蛋壳在‘画板’上一点点贴出树干,通过涂上数层不同颜色的漆,经过打磨,呈现不同色彩层次,形成画意。”田亚介绍,面前的作品是因为秋天看到家门口的柿子树丰收,希望通过制作漆器工艺品留住当下的美好。

  制作一件漆器,工序繁琐复杂,要经历制胎、裱布、刮灰、刷漆、画工、打磨、推光等30余道工序。“已经做了3个多月了,预计还需要赶制2个月,才能赶上美术展。”田亚说,希望制作更多新颖的工艺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喜欢坝漆。

  开茶艺工作室的王女士专程找田亚定制了一个茶则。“当时就是看他用柚子皮制作茶则觉得非常新颖有趣,既保留了柚子皮的纹路,又有坝漆的工艺,非常精致。”

  现在田亚的坝漆工艺品供不应求,部分单价卖到了五千元以上,销售量仅去年就有百余件,总收入10多万元。坝漆工艺品俏销,也带动了当地的生漆产业。目前,利川已经培育发展新漆林3万余亩,带动1万余户漆农增收。

  “新年伊始,我们已经接了一单200吨的生漆订单,现在正忙着调试设备。”利川市德隆生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坝漆制作技艺洪克俭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洪克俭说。2021年,田亚从西安生漆研究所学习回到家乡后,就慕名拜了洪克俭为师。

  “坝漆是利川的金字招牌,不能砸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洪克俭在坝漆制作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传统技艺的承续,新工艺的研发。

  用工业化量产擦亮“国漆老字号”。洪克俭通过大量调研找到了痛点:杂质过多,影响了漆酚含量和漆酶活性度,质量不稳定;颜色单一,产量低,只能用于部分工艺品等小众领域,无法满足古建筑、工业防腐等领域的大单需求。

  为了让坝漆重现光彩,洪克俭与中国林科院南 京林产化学研究院合作,经过三年技术攻关,成功实现坝漆工业化量产,并大幅提高漆酶活性度,颜色从5种增加到20余种,干燥时间从2小时缩减至30分钟。2021年,洪克俭自主定制的设备全面投用后,一年就生产坝漆50多吨,不仅销往上海、浙江等沿海地区,还出口到日本。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