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迎来“拐点”, 下半年通胀有望温和回升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11 15:17:55

记者 王珍

  5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上行,标志着经历了长达三年调整的“猪周期”终于迎来了拐点。据央广网统计,截止到上周末,全国生猪周均价达到每公斤18.4元,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新高。

  分析师认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市场可供出栏生猪数量下降,导致当前市场上生猪供应量不足;另一方面,猪肉消费陆续恢复,尤其是端午假期为猪价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供需偏紧的格局下,下半年猪价可能继续上涨,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走高。

  多数分析师认为,本轮猪价上涨主要来自供给端的催化。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上月表示,去年以来生猪产能一直处于去化状态,今年进入到了去年生猪产能去化的兑现期,也就是说,供应接下来可能会有所减少。“这样的话即使是消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猪价也是能涨的。”他说。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86万头,同比下降6.9%,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比2021年6月份高位的4564万头,下降12.7%。

  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疫病的集中发生对生猪供应的延迟效应也在逐渐显现。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冬石在研报中指出,去年8-11月疫病的集中发生对生猪存栏量的影响自今年3月开始显现,对能繁母猪存量的影响可能在6月至8月期间导致部分地区出栏量减少。

  许冬石还表示,在市场对猪肉价格看涨的预期推动下,养殖行业对二次育肥的意愿普遍增强,这导致猪肉供给进一步偏紧。所谓二次育肥,是指养殖户购买正常出栏健康猪对其进行再次育肥,通过低买高卖,赚取涨价部分的价差。

  另外,消费端的复苏也对猪肉价格形成支撑。分析师指出,春节后至今,猪肉需求总体回暖,叠加端午节日需求,商家、居民备货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猪肉需求,支撑猪价上行。

  分析师表示,在养殖户压栏以及二次育肥可能持续的情况下,未来猪价大概率呈上涨趋势。

  许冬石表示,若年底猪肉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或22元,将分别带动CPI同比上涨约0.3%和0.4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由下跌2.4%转为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何松琳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蒙古国南戈壁北部是一个草原带,受全球气候变化及当地经济开发活动的影响比较大。他实地调研发现,这些区域草原退化非常明显,荒漠化重心有北移倾向,增加了蒙古国的沙尘源地,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他给五金店的老板打电话,请对方送来白色的喷漆,用小卖部买来的四罐红牛做成耐压的密封舱体,一共花费五个多小时,完成了空间站。

  中方这一严正表态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但反常的是,韩国外交部一改之前的态度,于20日夜,由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张浩镇出面,“召见”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以“批评韩国元首是外交失礼”为由表示抗议,甚至强调,“中方应努力避免因此次事件对两国关系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最主要渠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起开始设立“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相关学部审查通过后,可获得1~3年的资助,每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在黄令仪等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复兴号高铁实现了100%的国产化;歼20等先进军事装备,配套了相控阵雷达,换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会议明确,要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

谢奕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