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北京图博会创办者重逢台湾出版界“年轻”朋友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3 22:39:21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题:九旬北京图博会创办者重逢台湾出版界“年轻”朋友

  作者 朱贺 郭雯 景诗雁

  正在举行的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下称“图博会”)日前迎来其创办者、年逾九旬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原董事长兼总裁陈为江。台湾展位上,陈为江拉着60多岁的台湾华品文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承惠说起江浙家乡话,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乡音缭绕,场面温馨。

  “两岸出版界的交流是自然而然的,这份情谊跨越海峡,比家里的亲戚还要亲。”陈为江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有更多出版界年轻人延续友谊、做好桥梁,促进两岸文化互通。

  创办于1986年的北京图博会,正是由陈为江一手策划推动。台湾出版人士最早参与其中,可追溯至1988年的第二届,此后每届几乎都有台湾图书参展。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下称“台湾版协”)理事长杨莲福向记者介绍,本届图博会有百余家台湾出版社、约2000本台湾图书亮相。展会期间,来洽谈业务、沟通版权贸易的各地同业络绎不绝。

  老友重逢,喜悦溢于言表。“我们认识20多年了,你是我非常重要的朋友。回去一定帮我跟老朋友问好。”陈为江拍着王承惠的手向他叮嘱。陈为江曾多次率团访问台湾,和曾任台湾版协理事长的宋定西、陈恩泉等人士缔结友谊。2003年左右,王承惠作为台湾出版界的年轻代表参加两岸交流活动,与陈为江成为忘年之交。如今王承惠已是资深出版人,始终热心两岸交流。

  “陈先生好,好久不见!”台湾天铵旅行社接待事业部总监钟春美热情与陈为江打招呼。1994年,陈为江率99人组成的大陆出版业代表团首次赴台举行书展,正是钟春美彼时所在的旅行社负责接待。30年过去,当年陈为江口中的“小女孩”鬓间也爬上白发。

  “您对我还有印象吗?”“当然,20多年前我邀请你们到敦煌、西安参访。这次能看到老朋友来,真是不容易。”台湾版协荣誉理事长林洋慈邀请陈为江拍照留念,回忆初识场景,感叹时光荏苒,友谊依旧。年近八旬的林洋慈已于两年前卸任理事长一职,但依然奔走两岸。

  台湾出版人刘仲杰是陈为江的“新朋友”,尽管首次见面,但彼此都感到亲切。其父刘振强是台湾三民书局的创办人,20世纪90年代就与陈为江熟识。陈为江回忆,过去每每见到刘振强都很高兴,“三民书局名气很大,他业务繁忙,还是亲自到大陆来参加书展”。

  “陈先生一直都记得我们,这十分难得。他记忆力甚佳,待人接物的亲切也一直没变。”王承惠感慨,尽管近年和陈为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但每次交谈都想多听他分享参与两岸出版交流的经验,“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图书出版界互访设展、往来贸易,是两岸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图博会是重要平台。如今图博会已举办三十届,不少曾与陈为江共事的台湾出版界资深人士也已至耄耋之年,不便奔波往来,但仍通过手机保持问候;两岸出版业态也发生巨变,不变的是历久弥新的友好互动。这离不开两岸数代出版人的珍视维系。

  在杨莲福看来,两岸同属中华文化体系,30多年来,出版界的文化互通加深了彼此了解,消弭了许多隔阂,“我们深知只有合作交流,才能促进两岸出版事业壮大,找到文化联结的最大公约数,共同推广好中华文化”。

  “陈先生是图博会创办人和两岸出版风 云见证者,他对这份事业倾注了心力,如今依然身体力行。”作为第二代出版人,王承惠的儿子王方群也一同参加了图博会,父亲与老友重逢的场面令他感动。他表示身负传承重任,“这样的交流不仅是友情往来,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延续”。

  朱云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罪,且在党的十八大甚至党的十九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自治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自治区党委批准,决定给予朱云开除党籍处分;由自治区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中,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到174341元,增长15.6%。城镇私营单位中,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到110304元,同样增长15.6%。

  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昆山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交通便捷,聚集了大批台资制造业企业,被誉为“台资高地”。昆山2022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这个五一,注定有点不一样。于国家而言,出行热潮叠加消费旺季,正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于个人来说,“自由行”的同时或许还面临“人从众”的“盛况”。身处其中,更能感受中国经济活力释放的韧劲;观察一域,亦能管中窥豹,看见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今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出席中国-中亚外长会期间再次强调,再复杂的危机,最终都要通过谈判化解;再复杂的冲突,最终也只有政治解决一条路。也只有这样的深刻洞察与清醒认知,真正成为国际共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真正实践“三个不会”,乌克兰危机停火止战、实现政治解决,才最终可期可即。

  直新闻:中国元首强调的“中方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是外媒引述提及率最高的金句,这又意味着什么? 

郑淑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