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正热,“国幻”已来 中国青少年科幻写作表现抢眼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4 00:30:55

最新1024「今日は珍しく真剣だったじゃないか」と僕は訊いてみた。多地景区推出免费或优惠活动N9FA86w-IeFgpgX4gDDjNRb74o2-国漫正热,“国幻”已来 中国青少年科幻写作表现抢眼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国际视野下的青少年科幻写作——‘鲲鹏’奖主题推介”活动22日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行。 作为国内首个专门面向25岁以下青少年的科幻文学奖,“鲲鹏”奖于2021年5月启动已举办三届,第四届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

  主办方代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金双认为,国际视野下的青少年科幻写作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青少年科幻写作可以探讨跨文化元素的融合、科技发展与未来构想、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全球问题与人文关怀等主题,并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席、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表示,中国科幻正在引起全球的关注,青少年科幻创作的表现尤其抢眼。而且,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科学发明创造都是由科幻最早提出来的,因此,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青少年科幻创作是我国创新发展的蓄水池和动力源。伴随“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年轻科幻作者也获得了成长的新空间,他期望“鲲鹏”科幻文学奖能支持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少年的创造力和精神风貌。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青少年科幻写作将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领域。对于中国元素与科幻元素相融合的问题,阅读推广人阿甲强调写作需与生活、情感和想象紧密相连,真实写作能与同龄人产生共鸣,并强调关注地球和当下生活是拥有国际视野的关键。作为“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评委,何明瀚认为科幻文学正经历转变,包括更多形式的展现、与其他元素的结合以及新文化崛起,“这就更需要我们结合中国思想和文化,真实表达个人想法和所见”。

  青少年科幻作家黄子真分享了她的作品《云梦》。在她看来,国际化是大趋势,写作者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笔下不仅有国际化印记,还坚持东方特色。“我在《云梦》中运用很多诸如‘庄周化蝶’之类的东方元素。正如有‘国漫’一样,科幻文学与中国元素的有机结合,我称之为‘国幻’——中国的科幻。我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国幻’可以成为一个热词,引领未来潮流。”

  本次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团深圳市委、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完)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多项新纪录。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从美元的国际地位中获得了“过度特权”,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调控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更应充分评估其政策行为的负面溢出,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推动多边合作,履行其应有的国际义务和责任,而不是只顾一己之私、以邻为壑。

  科研道路充满艰难险阻,科研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水稻专家袁隆平一心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潜心从事杂交水稻研究数十年,生动诠释“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以毕生努力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用行动铸就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各类科研人才务须增进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力量,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