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稳步扩张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0 00:20:15

  中新网12月10日电 题: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稳步扩张

  中新财 经记者刘育英

  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本周在济宁举行,近百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企业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重点产品,与会企业和专家对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方向进行了探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在会上表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指出,机器人在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安全应急机器人正与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即将迎来迭代优化和规模应用,进一步推动提升我国应急管理数智化水平。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认为,在算力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机器人正处于从信息通信到具身智能的转变过程中,逐渐向语义化、3D化的多模态人工智能迈进。要重视培养跨学科的卓越工程师,以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子元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面临供应链稳定性和信息安全挑战,应尽可能提升自主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有效应对供应链稳定性挑战。同时,要采用有效的“内置安全技术”和“软硬件安全评估方法”,应对复杂系统的软硬件网络攻击风险。

  东汉末年,木屐已经十分风靡,《后汉书·五行志》载:“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木屐甚至还应用于军事。司马懿在五丈原追击蜀军,但由于关中地区地面有很多蒺藜,司马懿让军士两千人穿上平底无齿的木屐来吸附蒺藜,为后面的大军扫清障碍。魏晋以后,名士常以着木屐为时尚。朱然墓出土的木屐证实,在三国时期,穿着木屐就已经是贵族生活中的流行时尚,这一习俗很可能通过东吴活跃的航海活动而传播到日本等域外国家。

  之前,他拼搏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为国争光。“站在领奖台上的意义就在于,你能通过你的成绩,让你的国家被看见、被尊重。”如今,他说自己挽救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成就感。“毕竟人是活的,奖牌是死的。”

  崭新的2023里,中国男足U17已经率先开启第一期集训,U19队伍刚刚结束了跨年集训,国足选帅工作也在进行中。

  记者 任世碧

  节日是历史的坐标,更是奋进的号角。

  事实上,北京的正规冰场不在少数,足够满足人们冬季的滑冰需求。正规冰场不“靠天吃饭”,而是有着严格的管理流程,专人负责监管、应急、清理、修补冰面等,安全性有保障。且冰场设施标准化程度高,有利于滑冰者在规范安全的环境下,享受到滑冰的乐趣。

陈贞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