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湾区”加速构建 公共服务融通共享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5-29 05:54:20

  中新社广州12月10日电 题:“数字湾区”加速构建 公共服务融通共享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清晨,在广州的一家街角面馆,粤港跨境货车司机林晓东用手机扫码消费一碗云吞面后,利用导航系统把一货柜新鲜蔬果运至香港湾仔的超市。“新鲜到港!”香港消费者拿起一盒青苹果番茄,扫码追溯得知蔬果产地为广东韶关;在广东韶关某个村庄的政务中心,香港新农人黄梓楠通过“粤智助”跨境通办系统实现业务跨境办理,“不用回香港办理了,我在这里的系统可以实现”……

  共建“数字湾区”,关键在于“联通”,以数字化推动三地规则机制有效衔接、新型基础设施高效对接,促进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速打造统一大市场和优质生活圈。

  目前,粤港两地共同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在线跨境通办服务专区,首批共上线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时,广东在港澳设置近20台“粤智助”跨境通办自助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60多个跨境通办窗口,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居民线下办事需求。

  如何加速“数字湾区”的构建?在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及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张立钧看来,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互联互通是实现“数字湾区”的重要基础。

  “目前,粤港在数据资源的确权、交易、流动等方面机制尚不统一,交易活跃度和市场影响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张立钧建议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探索“数据特区”试点,运用隐私计算、安全隔离、可信任验证等关键技术,加强跨境数据流通服务与分类管理,与此同时,支持经许可的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以“数据可用不可见”为前提,进行数据挖掘、计算、分析及应用等科研工作。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杨鹏飞表示,广东将会同港澳地区建设高速泛在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大湾区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为推动湾区数字化进程,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数实融合”“赋能产业”是本次论坛上的高频词。腾讯云副总裁杨晨表示,腾讯云推出覆盖工业、交通、政务等超过130种产业场景,为超过400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光说:“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速发展,需要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发挥数据价值效用的新型数据基础设施。”

  得益于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措施“软联通”的发展,目前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累计3500多人通过“一试多证”获三地技能证书。港澳居民在粤参保超过34万人次,“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逐渐成为现实。

  用数字技术实现更好的“联通”,归根到底让居民真正能够享受到数字智慧城市的服务。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强调,要把视角归根到“人”,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促进人员流动、民心相通。

  站在县城小学的三尺讲台上,他常常把学生链接到其他城市,或是地球的另一边。他常讲自己去过的地方,长白山的石头带着大大小小的孔洞,因为这里曾是火山口,他让学生们想象岩浆在地里喷出遇到空气瞬间冷却的样子。他拿出自己拍摄的星空延时视频,讲解星星的转动如何体现地球的自转。他描述南极的极昼极夜,讲起地球的四季变化。 

  中国索道协会秘书长黄鹏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重庆长江索道交通属性现在“已经弱化”,目前更多的是旅游价值。“我们还把它纳入城市交通系统,但目前实际上是一个景点,是把索道作为主体,把站点周边联合起来打造形成的景区,这是它的一个特点。”他说。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4月20日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也表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此处,重温一下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表态。虽然他多次在国际公开场合表达过对中印边境争端的强硬态度,但他也表示过,印度完全有能力管理与中国的关系。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这种“杂交”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两种系统不兼容,且由于涉及底层冲突,解决起来很困难,进一步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开通后故障不断等一系列问题。

张嘉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