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 | 如何分辨气象灾害预警?一文看懂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16 21:48:50

  央视网消息:如今,极端天气频发,如何看懂预警信号,做好相应防范尤为重要。但种类繁多、等级复杂、术语专业的预警如何理解?对日常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一起来了解。

  目前,我国主要有14种气象灾害预警,如常见的暴雨、沙尘暴、台风、寒潮、高温、强对流等。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预警设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有些预警只有其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等级。

  以暴雨预警为例,其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当中央气象台发布蓝色预警,意味着未来24小时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5个县级行政区以上)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发布红色预警,则意味着过去24小时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已经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且上述地区有至少5站出现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将出现250毫米以上降雨,并有分散的400毫米以上降雨。

  除14种气象灾害预警外,相关部门还会联合发布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预警预报。

  收到气象灾害预警应该怎么办?

  近5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均每年发布34.8万条气象预警信息,暴雨、大雾、高温是发布最多的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或智能终端都是公众获取预警信息的便捷渠道。多渠道发布手段配合下,预警的公众综合覆盖率达到98.82%。那收到气象灾害预警应该做些什么呢?

  气象灾害预警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蓝色、黄色预警信号都是“提前警告”,表明虽然目前还比较平静,但危险可能就在眼前。此时不能掉以轻心,比如遇到暴雨黄色预警,就应该谨慎考虑出行计划,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橙色、红色预警一般都是在恶劣天气“进行时”发出的警告,表示恶劣天气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升级。遇到橙、黄两色预警信号,则应非必要不外出,尽量留在安全地带,并做好意外发生的准备。救灾部门也要高速运转,准备及时的应对措施。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 升,公众获取的预警信息更加及时准确。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3%,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3分钟。

  青年是国家科技事业的未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激励,一方面,要放手大胆使用他们,加速青年人才成长。《意见》明确要求提高青年人才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最近,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开展青年科研人员减负3.0行动,提出从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方面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受到广泛好评。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是青年人才成长的第一站,肩负人才早期培养的重任。《意见》明确支持高校院所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技人员的比例不低于50%,并在科研项目、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

  在朱晓宁看来,通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与更多国家共建信息高速公路,为发展“数字班列”奠定基础,布局建设班列开行线路沿线城市的海外仓、海外园区,打造江苏中欧班列的海外物流“飞地”,推进与沿线国家加强交通互联。

  <strong>西九龙站电子化大变身</strong>

  2022年的白酒市场,存货压力引起业内关注。临近春节,白酒市场再度回暖。

  ◎实习记者 孙 越

  <strong>支付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strong>

罗玮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