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绣丝绸古诗词诠释时尚 设计师兰玉用时装与世界对话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4 04:53:33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应妮)如梦令、将进酒、满庭芳……以词牌名命名的礼服一件件立于展厅。6日在京开幕的兰玉时装艺术作品展将苏绣、丝绸与时装艺术相结合,在中国美术馆编织一场诗韵霓裳的对话。

  兰玉现任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曾在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国际时装周发布作品,以极具代表性的设计语汇架起了东方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此次展览分为苏绣和时装两部分,为观众带来一场跨界的时尚盛宴。苏绣篇集中展示了设计师兰玉作为苏绣世家的第五代传人,与其母——苏绣传人兰堂花共同呈现的11件兰氏苏绣及苏绣装置作品;时装篇展示了兰玉近年来创作的22件现代服饰作品,这些作品以中国古代诗词和绘画作品为创作源泉,并融合了苏绣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记者在现场看到,设计师以中国古代诗 词歌赋为主题,创作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时装艺术作品,通过苏绣、堆锦、绒花等非遗手工艺塑造的时装艺术,诠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态度,“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精神。在古老的诗歌与曼妙的纱罗之间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美的时空,让观众享受中国的文字之美、绘画之美和丝绸之美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近年来,中外人文交流呈现勃发之势,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请进来”的步伐不断加大,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交流品牌。兰玉的时装设计成为与当代西方同行对话交流的一个成功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活”起来的丝绸文化,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美美与共的时装文化。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指出,时装作为行走的艺术,关键在于“时”。所谓“时”,乃时时新日日新。兰玉始终立足中华文化沃土,不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力量,更以广泛的国际视野将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展现于世界舞台,在多维度语境中交流对话。

  “诗韵霓裳——兰玉时装艺术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北京服装学院主办,将持续展出至5月13日。(完)

  不过,煎饺的做法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煎制方法。一般来说,在平底锅中加油,小火煎制后加水,盖上锅盖,煎5~8分钟,是常见的烹饪方法。《中馈录》中只是简略地记录了一下,但用油煎制这一点是与后来的煎饺共通的。另外,皮不发酵、以肉作为馅料这一点也是同样的。

  《清异录》中记载,唐代韦巨源“烧尾食单”所列的食品表单,记述了“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种”。且不说馅料的不同,它们不仅形状各异,还有所谓的“花形”。这表示“馄饨”一词在各个时代中,也许有更为广义的用法。

  汪文斌答:“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走出了大国、邻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

  利好还将持续释放。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永伟作出判断,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涨幅预计在40%左右,新车渗透率也将在40%左右,三线以下市场、出海市场以及对燃油车的加速替代,均将是增长空间。

  不少人重温晋江的品牌发展史。当年,轰动一时的央视“代言战争”,令安踏、特步、361°等一众鞋履品牌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同台竞技”成了他们“抱团出圈”的“营销手段”,连带让晋江这个同样以鞋服代工起家的城市有了转型升级的可能。

  关于饺子的传说有很多,有传说女娲造人时,天寒地冻,泥人的耳朵容易冻掉,她就用线把耳朵拴住,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老百姓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