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河流环境应急准备“一张图”形成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5 18:50:15

  “一河”是指通过资料收集、影像分析和现场踏勘,调查掌握在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河流上可储存受污染水体的情况,以及便于实施截流、引流、投药、稀释等处置措施的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等,摸清河流底数,建立河流信息清单;“一策”指编制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响应方案;“一图”指构建事件应对指挥示意图。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2365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完成率为94%,摸清了20余万处环境应急空间和设施点位,“十四五”将实现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进一步聚焦环境风险集中、事件多发的化工园区,推动第一批17个试点园区探索建设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即污水“一级防控不出厂区、二级防控不进内河、三级防控不出园区”。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我们连续3年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整治。2022年—2023年,全国共排查整治风险隐患22.95万余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取得实效。”李天威说,生态环境部强化环境应急演练,推动基层环境应急能力建设。2023年,全国省市两级环境演练共536次,20多 个省份组织开展了“一河一策一图”专题环境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各级环境应急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方舱内的医生不仅承担医疗服务,还要面对患者的各种需求,包括患者的心理需求。”肖雪说,她感受到,患者更多面对的心理问题不是对病毒的恐惧,而是对陌生封闭环境的焦虑。

  华润双鹤制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从旗下羚黄氨咖敏片和复方氨酚烷胺片紧急被纳入阳光采购平台后,公司快速调整这两种药的产能,“从12月初着手调整,采用工人轮班支援、‘三班倒’变‘两大班倒’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保证24小时不停机,总计增加产线产能30%以上。历时两周左右完成调整,调整后两类药的年产能各达1亿片。”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研究院基层医疗研究所所长黄伟文认为,“四类药”的紧缺问题不会持续太久,甚至在半个月之内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11月底,任泽平便曾建议,消费券发放力度要大,可发放千亿、万亿级消费券,带动全民消费。在发放范围上,消费券应覆盖所有行业、按人均发放,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可用身份证辅助;设置一定补贴率,如80%,即消费满100元,使用80元的形式。

  不过李津同时也表示,目前抗原检测试剂产品的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连其中最复杂的硝酸纤维素膜(NC膜)生产工艺也都可以实现自动化点膜、包被、干燥、裁切等工序。”他认为如果有足够的洁净区空间,迅速上马设备调试成功,产能扩增还是很快的,预计1个月之内可以实现产能的大幅提升。“抗原短缺的难题,要比药品短缺的问题解决得更快”,他补充道。

  一个怀孕40多天的孕妇,担心孩子,想出舱做产检。邢媛加了她微信,私底下以妇产科的专业身份安抚她。许多老人因为有基础疾病,恐惧病毒。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心脏不好,也常常半夜给邢媛打电话。“有时候不是身体问题,就是心理上的紧张。”

陈依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