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债基来了新要求?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4 22:30:31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陈墨 若晖

  在市场震荡之下频频传出“爆款”的债券基金,近期迎来新要求。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获悉,一些上报或审批中的债券基金首发规模迎来新要求:零售型债券基金首发上限从原来80亿元调低至50亿元,而机构债券基金、利率债主题基金的首发上限也调低至60亿元。

  “我们最近也听说了这一新要求,或是针对部分债券基金成立后短期出现大量赎回情况,因而控制首发规模。基金公司将更为审慎,不去过分追求债券基金的首发而更重视持续营销。”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有望促进行业健康稳健发展,防微杜渐,从而让行业在产品整体布局上更为理性。

  债券基金首发规模上限收紧

  目前炙手可热的债券基金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而近期关于债券基金首发规模上限收紧消息悄然在行业传开。

  据记者了解,目前对上报或审批中的债券基金首发规模传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零售型债券基金首发上限由80亿元调低到50亿元,机构型债券基金首发上限由80亿元调低到60亿元,而持续营销的规模则不受限制;另一方面,利率债主题产品原来首发和持续营销的规模上限均为80亿元,目前将首发的规模上限调低至6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获批的债券产品不受影响。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从5月初开始,陆续听说部分基金公司收到了上述要求。这一新要求可能主要是针对部分债券基金成立之后短期内出现大量赎回现象,旨在促使基金公司不要过分追求债券基金的首发规模,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债券基金运作上。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近两年股票市场震荡、债券市场走牛,导致债券基金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规模节节攀升,也诞生了不少“爆款”基金。“这背后也出现了部分债券基金成立时有帮忙资金来‘凑单’,以解决非机构定制型债券基金对单一机构投资比例上限等问题,但成立之后帮忙资金短期快速赎回,导致债券基金规模大起大落,影响基金运作和持有人利益,因此对债券基金规模进行限制。”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将债券基金首发规模上限收紧至50亿元、60亿元,整体影响并不大。从基金发行来看,债券基金通过零售销售超过50亿元的产品占比并不高,对规模限制更多是让基金公司更聚焦于产品业绩,而不要过分追求首发规模,更利于行业整体稳健发展。

  债基频现8 0亿元“爆款”

  短期赎回也明显

  因近两年股票市场震荡,债券市场不断走牛,债券型产品成为基金发行市场上的亮眼“明星”,“爆款”频出。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合计成立506只基金,首发总规模达到4849.38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就达到3843.66亿元,占比逼近80%,可谓是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军。

  这一背景下,债券基金“爆款”频出。今年以来18只发行规模达到或逼近80亿元的产品,全部为债券类基金,既有混合二级债基,也有债券指数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等,证金债、利率债、信用债基金品种颇多。更出现不少债券基金触发末日比例配售、提前结束募集的现象。还有15只债券基金的发行规模处于50亿元至79亿元间。

  然而,“爆款”频出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发行规模较大的债券基金也出现短期规模缩水,或是此次对债券基金发行规模上限调低的原因之一。

  部分2024年2月中旬前成立的债券基金披露的一季报数据,暴露出债券基金短期的份额申购赎回情况。数据显示,半数债券基金短期遭遇大幅赎回,不少产品份额更是遭遇“滑铁卢”般大跌。如一只债券基金发行规模超过61亿份,但是短短2个月时间规模就仅剩5.5亿份,规模缩水幅度达到90.96%。而另一只债券基金成立规模在2亿份左右,2个多月后只剩下1.5万份。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债券基金首发不能成为“面子工程”,要更理性、审慎地对待债券基金的发行,做好基金销售适用性工作,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做好投资者教育与保护工作,以投资者为本、稳扎稳打做好业绩,促进行业稳健发展。

责任编辑:杨红卜

  深圳市民 林晓纯:这是我家孩子去年候鸟季时做的笔记,平常也会记录一些植物,孩子看着这片红树林,他也希望能够加入保护红树林的行列之中。

  农民评职称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其打破了不少人的刻板印象。农民评上职称,靠什么?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由于各地政策不同,评选的标准与奖励措施也不太一样。

  一位港资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外资开发商之所以在近两年出手,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财务方面比较谨慎,目前还拥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

  财联社11月21日电,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亚利桑那设置的5纳米厂是美国最先进的制程,但台积电最先进的制程已到3纳米。他本人证实,台积电将在美国设立目前最先进的3纳米晶圆厂。 (联合报)

  记者赶到现场后看到,整个着火区域已拉起警戒线,停了多辆消防车,架起了消防云梯,消防救援人员还在进行着火区域的扫尾工作,整个着火的厂房已经熏黑变形,内部结构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比利时欧洲新闻网称,10月24日,高盛资产管理和森瑶中国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寻求中国一线城市及周边核心地区优质物流资产及其他新基建投资的机会。高盛表示,新平台将受益于中国对新的高质量基础设施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

方肇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