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双碳”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向“绿”而兴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11 08:52:21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赵晔娇 陈杭)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并在2021年首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数年间,“双碳”皆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

  “低碳经济”“能源革命”“碳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大篇幅提及与“双碳”相关内容,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足见中国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中国如何向“绿”而兴?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锚定“双碳”目标,建言绿色发展。

  如何打破壁垒,做到与国际体系的互认?拥有中国自己的体系是前提。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完善企业共享共建机制,推动与国际数据库的衔接与互认,并逐渐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双碳”大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头戏”。中国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

  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这一关键数据,勾勒出2024年中国的发展预期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多位人大代表鼓与呼。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洁带来了关于探索构建海陆协同的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议。她表示,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动能,全链条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转化、储运及利用,全面探索建设海—陆协同新型能源体系,更好地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高质量发展。

  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新疆北部出现小雪;云南东北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中雨,西双版纳局地大雨。今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广东省气象局预计,未来两天,全省天气总体晴好干燥,昼夜温差大,早晚较寒冷;1月2日将有新一轮弱冷空气影响广东,全省气温再次小幅下降;同时,全省海面风力持续维持6级至8级。

  <strong>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计划执行完毕</strong>

  他把天文教育做成通往一切可能的桥梁:“有人希望往更高的平台上走,那我就往那个方向推一把;有些孩子喜欢天文摄影,可以带他多拍片;有的姑娘想研究占星术,我也不拒绝,这个方向上可以讲历史、讲文化……”

2022年

  <strong>“非科学竞争,不足以图存”</strong>

陈家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