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姑娘”如何平稳飞进“广寒宫”?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2 11:17:27

  中新网北京6月2日电 题:“嫦娥六姑娘”如何平 稳飞进“广寒宫”?

  记者 郭超凯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嫦娥六姑娘”这稳稳的一落看似轻盈轻松,却蕴藏着科研人员的众多智慧和积淀。

  难以预知的着陆点环境,也给嫦娥六号探测器落月带来了挑战。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地面科研人员只能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了解着陆区概况。但着陆时具体会遇到多少石块、撞击坑?这些小尺寸的障碍物无法提前获知。

  为了让“嫦娥六姑娘”更平缓地飞进“广寒宫”,研制团队前期在探测器上做了多项精巧设计。

  ——设计一:“选址准、落得稳”

  嫦娥六号着陆区域的选择,既要考虑科学价值,也要尽量选择较为平坦的区域着陆。相比月球正面,月球背面着陆难度也有所提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表示,月球正面的平地较多,此前嫦娥五号着陆的月面区域,相对而言比较平整。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形异常复杂,着陆区附近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高地。

  环月阶段,嫦娥六号用20余天调整好位置,为落月做准备。在轨道设计上,相比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的近月制动从2次变成3次。通过3次近月制动,嫦娥六号可利用一系列控制方式,让探测器较为精准地飞行到预定着陆区上空,再择机实施着陆。

  “嫦娥六号的月面着陆是在无大气环境的地外天体进行,其本质是依靠发动机反推、通过消耗推进剂的方式来完成月面软着陆。”黄昊说。

  ——设计二:测距测速、障碍识别

  着陆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次成功。为了更好控制着陆过程,科研人员在嫦娥六号探测器上配置了多个敏感器,包括微波敏感器、激光敏感器和一系列光学成像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可实现测距测速、障碍识别等功能,以求平稳、安全着陆。

  在降落的过程中,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距离月面较近时,主发动机会激起月尘,容易干扰光学敏感器判断。为了不让月尘“迷了眼睛”,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还配置了伽马关机敏感器,通过伽马射线在月面的反射,准确测量组合体和月面的距离,确保组合体发动机能准时关机,安全着陆。

  ——设计三:着陆缓冲“显身手”

  落月的关键在于平稳二字。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落月时,撞击月面会形成较大的冲击载荷,必须设计相应的着陆缓冲系统,吸收着陆的冲击载荷,保证探测器不翻倒、不陷落,这是落月的技术难题之一。

  着陆缓冲机构,通俗地说,就是嫦娥五号的“着陆腿”。黄昊表示,“着陆腿”可以在嫦娥六号着陆过程中吸收着陆冲击的能量,起到缓冲作用,保证着陆器设备的安全性。

  “你看,绝缘杆前端为‘丁’字形,根据这个特点,特制两个套筒,一个14的,一个17的。”孟建国手里拿的套筒与普通套筒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下方焊接了一截钢管。

  这种调节能力,让世界在危机时刻,就更加瞩目中国方案。疫情面前,尤为凸显。

  作为重庆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春节假期,这里消费持续回暖,新业态迸发新活力,展现出新春新气象。

  第四,实施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行动。具体包括3条:一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落实国家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二是持续提升总部型经济能级,落实新修订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培育一批事业部总部企业。三是加强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

  记者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154.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6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1.78亿元,同比增长33.31%。

  从故事发生时间顺序看,《流浪地球2》可以视为《流浪地球》的前传。影片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

姜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