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奎”冒充“咪喹”,别让药品名打“擦边球”

来源: 舜网
2024-06-06 20:26:11

  《水浒传》里有李鬼冒充李逵,如今市场上有“咪奎”冒充“咪喹”。“咪喹莫特”和“咪奎莫特”不仅名称相似,而且包装雷同。但正如李鬼没有李逵的本领一样,消字号产品“咪奎莫特”也没有药品“咪喹莫特”的治病功效,可患者分不清“奎”和“喹”,病情就容易被耽搁,等明白过来,上当受骗之感就会油然而生。

  商品名碰瓷药品通用名,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若仅从名称上看,导致“大头娃”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很像是一种皮肤病药,但它属于消字号产品。此外,中消协曾对某电商平台销售的针对婴儿湿疹的产品进行调查发现,该网站大量充斥着宣称具有治疗效果的婴儿“湿疹膏”,看名称与药品无异,但经购样后查验,均为仅有消毒作用的消字号产品。

  商品名称混乱,在药品之间更为严重。通用名是正规的、公认的名称,商品名则是药企起的名称。比如“妈咪爱”是商品名,其通用名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现在家长们普遍记得了其商品名,反倒不知其通用名。曾有全国政协委员就药品商品名称规范管理提交提案,并举例说明,阿奇霉素是通用名,但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奇霉素有不同的商品名,由于生产厂家众多,导致阿奇霉素的商品名有近20种之多,极易搞混。

  药品的商品名除了数量繁多,而且杂乱无章,有些还存在刻意误导或虚假宣传现象。比如曾有一种中成药的商品名叫“消癌平”,被当时的国家食药监部门领导点名批评,质问“你消的是什么癌症”“如果吃了这个药能够把肿瘤消掉了,外科医生也不用做手术了”“这种名称不改行吗”。药品商品名称之乱,可见一斑。

  更有甚者,有些药品的商品名连见多识广的医务人员都“称绝”,比如一种商品名为“百事必妥”的药品,其通用名为左氧氟沙星氯化 钠注射液的国产药,其进口药的商品名叫“可乐必妥”。一种抗菌药的注射液绑定一类饮料名称,着实让人感到诧异。

  五花八门的药品商品名背后藏着哪些猫腻,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碰瓷、绑定名气大的商品名称,故意追新求异,带有夸大的成分,很多都是因为想别出心裁,让人记得住,从而达到扩大知名度与销量等目的。

  药品商品名太多、太杂,有时候患者很难搞清楚,甚至会感到蒙圈,进而容易吃错或吃重药,比如患者以为是吃了两种不同的药,其实是吃了同种异名的药,进而导致药品毒副作用大幅度增加。药品名称和药品的其它内容一样,都要通过药品说明书“明说”而不是“混说”,从而让患者看得懂、分得清,用得也放心。

  唐传艳

  填补爸爸角色

  “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2022年2月4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在空灵、清澈的《雪花》音乐声中,数百名孩子手托点亮的“和平鸽”,奔跑着、跳跃着,从四面八方汇聚成一颗跳动着的“心”……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一幕幕感动,到精彩纷呈的竞技比赛,再到中国人民高涨的冰雪热情,这些记忆至今仍激荡着俄罗斯留学生尤丽娅的心。今年春节,她和朋友前往黑龙江度过了一个别样的中国年,“到处都是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面貌,感觉这里的冰雪都热气腾腾的!”

  这些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了刘玮对传染病研究的兴趣,也坚定了她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strong>  大量出境团队游产品近期集中上线</strong>

  春运返程高峰期,客流量较大,王晓炜说,“守护旅客平安到家,工作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2月2日,在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操作工解恩斯汗戴上安全帽,拿上巡检装备,走出办公室,投入了工作。他边走边介绍:“巡检马虎不得,有些问题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能源保供关系到千家万户,春节期间更不能出问题。”

黄俊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