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重磅报告,事关中国经济!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8 15:24:10

  文/冯玲玲

  6月14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超越房地产的增长——周期性上升与结构性挑战》。

  报告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速为4.8%,较2023年12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

  关于近期经济形势,报告指出,在外部需求更加稳固的背景下,中国一季度经济在强劲净出口的推动下有所回升。

  中国经济增长从去年四季度的4.9%加快至今年一季度的6.6%,同比增幅从去年四季度的5.2%升至一季度的5.3%。一季度增长是由稳固的外需拉动,净出口同比增长12.7%,为整体增长率贡献了0.8个百分点。

  受发达市场和亚洲经济体需求增强的推动,今年前四个月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5%。从产品种类来看,出口增长涵盖的品类较为广泛,无论是低科技消费品、中科技机械产品还是高科技信息技术产品均有较快增长,绿色技术产品出口继续表现出色。

  强劲的出口需求和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使2024年初进口额上升。今年前四个月同比增长3.2%,一季度进口量同比平均增长3.6%。

  出入境旅游的复苏改善了服务贸易。2024年一季度的服务出口同比增长6.4%。与此同时,在出境旅游复苏的推动下,服务进口同比增长14.5%。

  报告指出,中国房地产业继续经历调整,政府出台了新的措施来支持房地产业,包括降低最低首付比例、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房贷款利率下限等,另外还采取了减少商品房库存并为房企提供流动性的措施。

  报告还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公共卫生成果改善的推动下,中国居民预期寿命从1974年的60.2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将产生广泛的经济影响,但其带来的经济挑战可以通过正确的政策和行为调适来应对。

  风险方面,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的上行和下行风险大致平衡。

  从上行风险来看,房地产业更早企稳和财政支出高于预期可能会使经济增长高于当前预测。 如果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包括为私营部门创造有利环境,可能会提振短期信心和长期生产率增长。

  下行风险包括房地产市场复苏延迟至2024年以后,通缩压力持续存在,全球增长低于预期以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近期,已有多个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6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8%,较今年1月发布的上期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指出,出口增长将提振中国经济增速。

  5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较4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

  联合国5月中旬发布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由今年1月的4.7%上调至4.8%。

  4月以来,亚洲开发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全年预期。

  众多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与中国今年以来的经济表现密不可分。

  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消费、投资、出口运行良好。进入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回升,“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势头愈发明显。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的产出水平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在CDF年会上表示,“我们会扩大在各国的本地制造业务,使产品能够更快上市,满足消费者需求。”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迷茫。热衷于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这样的党员干部,就是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这种病不仅得治、还得早治。已然丧失信仰、铸成大错的闫学会,面对组织的教育挽救却毫不珍惜,试图通过看似高明的手段来对抗审查。

  三年来,055型“万吨大驱”家族不断壮大,它们搭载着最新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既可以单独执行任务,同时也是航母的“带刀侍卫”。作为第四代驱逐舰,“万吨大驱”具有哪些突出优势?再来听听军事专家曹卫东的分析。

  去年7月, 马尔斯就在电视采访中声称,由于中国军力不断增强,澳大利亚有必要对本国武装力量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应对中国可能的威胁。

  在2019年9月9日,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曾审议通过《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学者在4月发表的最新论文中指出,中国沙尘天气传输主要有5条路径,其中西北路径较为复杂、覆盖面积最广。它始于境外的蒙古国与境内沙地(包括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随着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行进,将沙尘输送到西北、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并且,西北路径也是造成国内历年沙尘天气最主要的输送路径,占近20多年来沙尘天气的38.5%。

蓝琬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