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聚焦“双中心”建设 促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升

来源: 台海网
2024-06-21 08:27:16

  中新网西安6月20日电(张一辰 宋宇航)“西安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科创资源富集。我们坚持以‘双中心’和秦创原建设为引领,全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集聚。”中共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来升20日表示。

  当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聚力‘八个新突破’、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2022年底,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全国第四个具有“双中心”定位的区域。

  谈及一年多来,西安“双中心”的建设推进情况时,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长江霞表示,在“双中心”建设的引领带动下,全市“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西安由2022年第22位上升至第19位,首次进入全球前20序列。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25万家、1.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42%,创新驱动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介绍,西安市“双中心”建设55项目标任务均按时序 进度顺利完成,目前新材料陕西实验室获批建设,长安先导产业创新中心航空宇航智能制造实验室、未央区武德路创新街区进入试运营,西安理工大学科创城开工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企业320家次,贷款额14亿元(人民币,下同)。西安创新投资基金已累计注册36支市场化子基金,认缴规模223.48亿元。

  江霞表示,未来,西安将重点聚焦“双中心”实体化运行,强化校地融合发展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实施“一校一策”,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打造西部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区,推广“校招共用”引才模式,建设一批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科研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李韵涵

  广州动车段迅速组建17支党员突击队,夜以继日开展动车组设备检修作业,对担当京广、沪昆、南广、贵广、赣深、厦深、张吉怀等高铁线路的546组动车组进行全面精检细修。同时,充分借助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EDS等现代科技“耳”“眼”“脑”智能服务功能,发挥“科技保安全”作用,全力以赴守护春运安全。

  1月6日,光影艺术作品正式点亮整个黄桷坪涂鸦街,绚丽灯光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当日,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周暨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在九龙美术半岛举行。据介绍,第二届长江文化艺术周包含了光影艺术节、重庆市少儿美术作品展、江风戏剧集市、烟火生活集市等系列活动。

  三是垂直应用领域形成一批特色化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的机器人企业,紧跟行业实际需求,快速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解决方案,在汽车零部件制造、线路检修、3C产品质量检测、酒店服务、公共安全等诸多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产品条线与供应体系,迅速占领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

  作为“乙类乙管”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回家过年”成为很多人这个春节最大的心愿,返乡火车票也再遇“一票难求”现象。

  二是科学划定诊疗网络,组织各医联体核心医院必要技术力量分片包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具体支援,补充人员力量,提高诊治水平,确保有住院需求的人员“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实现分流收治。

洪哲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